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2 / 2)

  回到屏风后,看见彰华的表情时,如意一惊,立刻收起了所有的声音。

  直觉告诉他,陛下要开始切入正题了——

  果然,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儿,彰华再开口时,声音变得一本正经:“冰璃。”

  这两个字一唤出来,不止跪着的薛采,坐在姬婴身后的女子也跟着身形一震。

  薛采微微抬起了眼睛,平视着屏风,回应道:“在。”

  彰华缓缓道:“冰璃,若我为你当年打上九分,你认为,现今的你,有几分?”

  负分。如意心中道。

  薛采却不答反问:“当年,陛下为何会给我九分?”

  彰华正色道:“你少年才高,天赋异禀,文采风流,言行有度,此为三分;你仪容出众,秀美绝伦,锦衣盛饰,赏心悦目,此为三分;你无所畏惧,谈笑风生,有着同龄人所远不及的从容与傲气,此亦为三分。”

  薛采笑了。巴掌大的脸庞,素白的脸,乌黑的眼,原本看上去像一潭死墨,而今笑容一起,就如墨汁散开,挥抹游走,轻挑慢捻,有了极致灵动的轮廓。

  “原来如此。如今我才华屈尽、仪容已失、傲骨不存,将那九分全都丢了,所以,对陛下而言,我就不值一文、毫无价值了,是吗?”

  如意忍不住冷哼道:“那是当然。”

  薛采继续笑:“所以,陛下是断断不肯以程国来换我的啰?”

  如意跺足道:“做梦做梦做梦!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喂,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厚脸皮啊……”

  他的话还没说完,薛采已眉毛一扬,眸光流转悠悠道:“但是,为何陛下会认定我家主人口中所说的活物,会是……我呢?”

  如意心中顿时一紧:“你说什么?”

  薛采自行站起,往前走了几步,将手里一直捧着的那个匣子平举过头,恭声道:“我家主人愿以此匣中之物,换取燕王的一个承诺。”

  彰华给了如意一个眼神,如意当即走出屏风,接过盒子时,又盯了薛采几眼:“你可不要玩什么花样,这盒子里装的什么?我先看看……”说着打开了盒盖。

  盒子里,装着一只四四方方的碗,碗里盛满了水,碗沿上停着一只蝴蝶。

  黑底紫纹,近身体的地方各有一道由浅至深的白色波纹。

  如意顿时睁大了眼睛,惊喜不已地捧着匣子冲回到屏风后。“陛下你看!”

  舞水蝶!如意之前只见过一次——还是死的。

  而此时碗边的这只,是活的,正微微地扇动着美到极致的翅膀,显得又脆弱又妖娆。

  “天啊,真的是!啊啊啊啊,居然是真的啊!”如意感动不已。

  然而,彰华的目光落在了碗下。碗下压着一根头发:又粗又黑,带着微卷弧度的长发。

  他的手骤然攥紧。

  如意还在叽叽喳喳地感慨万千,忽觉有些不对劲,忙抬头看向彰华,直觉告诉他,陛下此刻又是生气又是害怕。怎么了怎么了?发生什么了?

  彰华不禁闭上了眼睛,睫毛跟舞水蝶的翅膀一样,不停颤动。半晌后,才长叹口气,道:“罢了。”

  姬婴笑问:“燕王陛下同意了?”

  “嗯。”

  “陛下还没听我要索取的承诺是什么。”

  “我答应你不插手程国的内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做个局外人——难道这还不够?”

  姬婴笑了一下,道:“不够。”

  彰华霍然睁开了眼睛,如意感觉出来,他的愤怒快到极点了。

  然而,彰华的目光最终落到了碗下的头发上,将那愤怒又慢慢地压了下去:“朕……不喜欢与人讨价还价。”

  如意敏锐地注意到——这是今晚在这个房间里,陛下第一次自称“朕”。在此之前,他都亲切地同宜王一样自称“我”。这说明,他是真的生气了。

  姬婴却似浑然未觉,抑或者说,全不在乎,悠然道:“很荣幸,在这一点上与陛下同样,在下也不喜欢讨价还价。”

  赫奕插了“哈哈哈”三声干笑,嘲弄意味十足。

  姬婴没有理会他,继续对彰华道:“其实我的条件很简单——只是请二位颁旨,声援一个人而已。与袖手旁观也没太多区别,只是动动嘴皮子。”

  彰华微微垂眼:“朕之所以刚才答应你,并不是真的因为你所送的这份礼物。”

  姬婴笑道:“我知道。区区薄礼,仅博燕王一笑尔。”

  “我之所以答应你,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我此行私密,而你能探查到我的真实目的,说明你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并且,还是个很重要的眼线。”彰华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如意下意识道:“不是我!”

  彰华轻轻一哼。

  如意连忙摆手强调道:“不是我啊不是我,真的不是我!”陛下身边只有他们兄弟二人,吉祥那么聪明,绝不会说漏嘴。可他虽然笨,也知事情轻重。关于谢长晏的事他是真的咽在肚里半点没敢外泄啊!

  彰华沉下脸,轻叱道:“闭嘴。”

  如意用两只手捂住自己的嘴巴,既诚恳又委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再说话。

  见他如此不安,彰华放柔了表情,继续道:“关于那个眼线是谁,我现在不想追究。第二个原因,我为了寻找……”他的视线从头发移到蝴蝶上,目光闪烁了几下后,改口道,“这样东西……其间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而你竟然能先我一步到手,我由衷钦佩。”

  姬婴似笑了笑:“在下只是撞对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