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章(1 / 2)





  孟昶还没有来得及赶到孟知祥的行在, 那边段思平已经攻克了汉州, 兵临雒县城下。

  西川也是一阵慌乱, 如今的战况几乎是当日董璋讨伐西川的重演, 但是跟董璋相比, 段思平可要强势太多了。

  那边孟知祥听到消息, 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孟昶, 苦笑了起来:“三郎,为父英明一世,糊涂一时, 却是不曾看破名利,却叫大理那边抓住了把柄,陷入了这样的尴尬境地!”

  孟昶并非什么酒囊饭袋, 他也是果决之人, 当即说道:“父皇言重了,段思平当日索要东川, 就可以知道, 他本是狼子野心之辈, 当日向大唐俯首称臣, 不过就是因为当时尚且没有羽翼丰满而已!以他的心性, 即便父皇没有称帝,他迟早也是会打上门来的!毕竟, 大理与蜀中毗邻,大理想要扩展, 蜀中是最好的方向!”

  孟知祥被孟昶说得心中一松, 他这些日子也承受了不少压力,私底下有人就会嘀咕,要不是孟知祥想要当皇帝,蜀中也犯不着招惹这等兵灾。

  如今孟昶这么一说,段思平原本就有侵吞蜀中之心,这次不过就是找了个借口而已!早点知道,还能早点应对,等到日后,段思平再直接宣布攻打蜀中,那才叫措手不及呢!这么一想,孟知祥心中也得了不少安慰。

  不过,看着孟昶,孟知祥还是叹了口气,说道:“大理来势汹汹,等为父死后,你就与大理议和吧,实在不行,直接去了帝号投降便是了!”

  孟昶可不是几十年之后已经被荣华富贵腐化了的皇帝,他如今虽说年纪已经不算小了,但是锐气还在,当下说道:“父皇,您与一种大臣筚路蓝缕,这才有了如今的基业,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大理虽说来意不善,但是终究劳师远征,并非坚不可摧,儿臣定要与他周旋到底!”

  见孟昶如此,孟知祥虽说知道希望不大,但是终究还有那么一线希望,心里想着,罢了,人死一切皆休,既然儿子要战,那就战吧!好歹也叫段思平知道,蜀国不是什么软柿子。

  孟知祥强撑着召集了随驾的群臣,当众立下遗诏,将皇位传给孟昶,然后便撒手西去了,孟昶灵前继位,直接换上了一身戎装,将孟知祥的死归咎为大理的无理入侵,然后发誓要与大理决一死战。

  能够被孟知祥带在身边的臣子,多半都是心腹,几乎是从孟知祥起家的时候就跟着的,对孟知祥的忠心也不是常人能比,如今孟知祥死了,就算原本有些想法,如今也得暂时放下。至于继位的少主要复仇,那就跟着吧,大不了随先皇一块去了便是!

  当然,也有人暗中吩咐自家的子侄,要是自个战死,回头也就别想着什么复仇不复仇的了,看着情况不好,干脆投降算了!自个这一死,算是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但是不能将一家子都搭上。

  蜀中道门早就投靠了段思平,如今段思平打入了蜀中,道门高兴还来不及呢!这边孟知祥才死,那边段思平就接到了消息,知道孟昶在灵堂上发誓,要收回失地,安慰先帝之灵之类的话。段思平只是嗤笑一声,这年头,要真是什么誓言都能应验的话,也就没那么多事情了!

  因此,在其他人询问情况的时候,段思平直接表示:“继续行军,等到攻下成都,人人有赏!”顿时一片欢声雷动。

  蜀中真的是个好地方,大理随行出征的军官还有底层的士兵都发现了,这里论起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可比大理强出不少,进入蜀中之后,这里就是盆地,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在山上开垦梯田,就可以直接耕种!看到地里正在生长的麦苗,一个个就心头热乎起来,这一季也就算了,等到下一季的时候,种上大理的高产稻种,想想未来的收成,那可真是美滋滋啊!

  孟昶一肚子的雄心壮志被现实打得粉碎,面对大理的兵锋,蜀国的军队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那些曾经战功赫赫的老将,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对付大理的那些超出规格的武器。就像是冷兵器对上□□,或许悲壮有余,但是效果吗,那就呵呵了!

  蜀中节节败退,孟昶不得不带人退回成都,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求和也没用了,要么死守,要么也只能投降了!

  到了这个时候,还愿意给孟昶陪葬的人就不多了,便是孟昶的皇后妃嫔,也是不愿意与孟昶一块死的,而成du城中的诸多官员贵族,一个个都跑到皇宫门口,搞起了死谏。

  孟昶坐在宽大的椅子上,他身上还戴着孝,这会儿脸色忽青忽白,又是愤怒,又是觉得屈辱。他顺风顺水惯了,孟知祥因为两个嫡子早逝,一直是拿他这个儿子当做继承人培养的,他也一直很能干,堪称是英明果决了,除了喜好奢侈美色之外,也没什么大的缺点。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出身富贵的人来说,喜好奢侈美色,根本不算什么毛病,那些世家子弟,比他荒唐的多了去了。因此,一直以来,孟昶都是极为自傲的,但是这一次,他所有的自傲都被打碎了,他曾经骄傲的一切都在大理军队的攻击下轰然倒塌。

  孟昶知道,如果自个再坚持己见的话,下面的军队很快就会哗变,那些嘴上叫着自己陛下的人,回头就能带着人冲进皇宫,将自个绑起来献给城外的段思平。

  孟昶隐约听到了后宫中传来的哭声,他的脸色愈发阴沉了下来,最终,他终于叹了口气,吩咐身边的内侍:“去,叫诸位大臣进宫议事!”

  孟昶最终还是屈服了,第二天的上午,在大军的包围下,城门打开,蜀国的那些大臣簇拥着穿着一身白衣,捧着玉玺的孟昶出了城,跪在段思平面前献上了蜀国的玉玺。

  段思平自然是欣然接受了,孟昶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簇拥着他的人在下一刻就在段思平那里逢迎拍马,不由咬紧了下唇,但是他很快恢复了平静,毕竟,虽说他心高气傲,但是早就不是那等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了!既然已经投降了,再流露出什么不甘来,那就完全是给自个找麻烦了!南北朝那会儿,不杀亡国之君的传统就已经没了,段思平要是觉得他是个威胁,杀了他也没人敢为他喊冤的!谁让段思平打出来的旗号,就是诛杀叛逆呢!

  段思平显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孟家在蜀中经营多年,要是直接杀了,回头肯定会有人生出兔死狐悲之心,因此,等到段思平进了蜀国的王宫,然后就直接宣布,册封孟昶为长乐侯,赐下宅子田亩,也容许孟昶和孟昶的妻妾子女带上一些下人继续伺候他们。

  顿时,所有人都是连声称赞段思平宅心仁厚,宽厚大量,而孟昶也是松了口气。长乐侯这个封号并不差,而且寓意还算是不错,要知道,当年刘禅也是被封了长乐公的,他算是少有的在司马家手里头得了善终的。

  册封了孟昶之后,段思平就开始论功行赏了,便是一众降臣也得了好处。蜀国这些降臣有些惊讶地发现,段思平居然对他们颇有些了解,安排的官位也很符合他们的才能还有性情,心中更是相信,段思平大概早就觊觎蜀中了,这时候不免有些喟叹,想着若是孟知祥没有在死之前想要过一把皇帝瘾,只怕段思平过个一两年,也会找个借口打上门来的,到那个时候,能不能如同现在这样,还算是有个不错的结局,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说白了,孟昶之所以能干脆利索地投降,也是因为他其实压根没能尝到那等真正作为一国之君的滋味,如果孟昶继位几年,真正掌握了蜀中的权力,只怕到了那个时候,他宁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带领最后的心腹逃离成du,企图东山再起,也是不会这么轻易投降的,到那个时候,他们这些降臣大概也就不会得到太多好处了!

  段思平之所以知道那么多,自然是蜀中出了二五仔,道门将蜀中的情况卖得干干净净,反正他们已经下决心投靠段思平了,早点表态,自然好处更大一些。

  段思平自然是投桃报李,回头就召见了几个蜀中有名的道士,说是让他们进宫说法,然后又给他们册封了什么真人、处士之类的名号,还赏赐了一些产业。而道门派出来的一些外门弟子,也因为立下了战功,得以晋封,等到日后他们登上高位,道门如今的投资就能连本带利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