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99.第199章 诸侯讨董(2 / 2)


后来董军骑兵渐到,孙坚才起来,徐徐率军入城,对他们说:“我所以不立即起来走避,是怕士兵互相争先,令各人反而不能入城。”

董卓军见孙军整齐,不敢攻打而归还。

后来孙坚改屯梁东,而董卓派徐荣、李蒙四出虏掠,与孙坚在梁县发生遭遇战,孙军大败,孙坚与数十骑突围而走。

因为孙坚喜欢用红色的头巾,被董军认出,便脱下来给了近将祖茂戴上,引开徐荣军骑兵,孙坚则由小路逃出。

祖茂被敌军追得困迫,便下马将头巾放在一条烧过的柱上,自己则隐藏在草堆中。

骑兵看见头巾,以为是孙坚,便将头巾重重围绕,到近看才发现是柱,便离去。

孙军大多兵将被俘,更以残酷手段所杀,如颍川太守李旻就被烹死,其他士卒则以布缠裹,吊起倒立到地,用热油灌杀。

另外,屯兵河内的王匡亦派泰山兵屯河阳津,准备进攻。

董卓便派出疑兵,摆出要由平阴渡河的样子。暗地却派遣精兵从小平北面渡河,绕过王匡军,在后方攻击,在津北大破王军,死者甚多。

韩馥惧怕袁绍危及自己,便一步一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的粮食输送,军粮耗尽后,联军各自回到守地,但各军仍保持盟友关系。

同时,刘岱与桥瑁二人一向交恶,刘岱便杀了桥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而董卓见盟军撤退,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想与袁绍等人议和。

众人到河内后,王匡告知袁绍,袁绍不答应,要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袁术亦杀了阴修,只有因韩融有德名以幸免。

次年,袁绍与韩馥以献帝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献帝是否平安为由,想立刘虞为帝,曹操拒绝参与,而袁术亦反对。

袁绍又得到一个玉印,在座位中举向曹操手肘,暗示已经准备一切,可以立刘虞为帝,但曹操只是大笑,暗地里却对袁绍此举非常不满。

自此开始,诸侯之间的裂痕更加明显。

不过袁绍仍与韩馥等人,于二月推举刘虞为帝。并且派张岐等人,邀请刘虞讨论事宜。

刘虞却怒叱张岐:“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国耻。各位据有州郡,应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反而在造反谋反,是互取耻辱呀!”

刘虞坚辞不受,韩馥等又想请刘虞领尚书事,但刘虞仍拒绝,更斩杀使者。袁绍等人无奈,唯有罢手。

同时,在二月孙坚收复散兵,屯兵阳人。董卓便派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

大都护胡珍不得军心,当他立下计策,准备偷袭孙坚的时候,却被吕布以及他的帐下将官破坏了计划。

使得孙坚惊醒,胡珍攻城不利。退兵的时候,孙坚出城追击,大败董卓军,斩杀都督华雄等人。

袁术见孙坚大败董卓军,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假如孙坚得到洛阳,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狼而反招来虎呀。”

袁术心疑,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鲁阳,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亦回到阳人。

董卓听闻孙坚如此厉害,便派李傕游说孙坚和亲。更称可以令其子弟们担任刺史、郡守,但孙坚大骂董卓,一口拒绝,并且立即进军大谷。

董卓亲自率兵,与孙坚在先帝陵墓间发生战斗。董卓败走,移屯渑池,另在陕集兵。

孙军便进入洛阳宣阳城门,击退吕布。

而后孙坚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分兵出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

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就只有孙坚才是值得注意,要各路人马留意。

便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对制衡山东,自己则出发向长安。

而孙坚修塞各陵后,便率军还鲁阳。

洛阳因破坏严重,只成为董卓与关东军对抗的屯兵地方而已。

虽然孙坚攻进了洛阳,但联军中的各群雄在这战役中大多都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自己的领土。

讨伐董卓,在没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宣告结束。

而后,袁绍首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并且与与公孙瓒开战,争夺幽州。

而袁术拥有南阳,与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交恶。其麾下在讨伐董卓中威名远扬的孙坚,攻打刘表时中伏战死。

袁术因为听闻袁绍得了冀州,就向袁术索要马匹。被袁绍拒绝以后,两兄弟开始决裂。

诸侯割据中原的局面,也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