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第182节(1 / 2)





  “或许我们可以走一下质,而不是单纯的依靠量来争夺市场。”

  郑君还有些不太懂,但外贸部的那边倒是十分懂行。

  走量的是粮食,千家万户都需要,管你是富豪还是穷老百姓,谁不需要粮食呢?

  但走质就不一样了,有钱有工业券才能买自行车,自行车是部分人的需求,而并非全部人都能够享受拥有。

  价钱门槛将很多人拦在了外面。

  这就有点像是欧美的奢侈品。

  一件衣服好几百上千美元,值吗?

  但架不住有人买。

  他们可以把大市场和小市场都抓起来。

  大市场做一些普罗大众喜欢的,而针对那些有钱人,做小市场做定制。

  外贸部显然把这一套玩得极为熟练。

  压根不用南雁再出谋划策。

  沧城黏土厂的正式厂区还没建设出来,但新的订单已经有了不少。

  橡皮泥在十多年前就已经问世并且流行起来,但过去很长时间只是给孩子们的玩具,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捏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有那么的欣赏性。

  孩子们喜欢用花里胡哨的颜色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但这一创造力并不为大人的世界所懂得。

  沧城黏土这次稍稍不同,它把市场定位扩大,从孩子到大人再到老人,能够一网打尽的那种。

  再加上宣传词里特意强调了china,中国瓷器这个传统的物件,更是让不少人买单。

  不得不说给莫妮卡的这笔宣传费用十分值,这位女记者很懂得西方人的心理,用最简单的词汇吸引这些人买单。

  南雁甚至觉得往后说不定还可以搞什么黏土陶瓷娃娃。

  总之,把视野打开没什么坏处。

  因为黏土娃娃的畅销,南雁的元旦前后都变得很忙碌。

  特意去首都给总统夫人打电话,另外又跟林蔚还有美院的一群人协商,看怎么再改进工艺。

  等着这事解决的七七八八,已然是腊八时节。

  南雁吃着腊八粥和腊八蒜,看着窗外小孩子们在雪地上玩耍,一时间怔怔出神。

  “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郑君帮着添了一勺粥,瞧到了南雁刚才打量的群体。

  “这可真是一群祖宗,就属他们最开心。”

  下了雪那就欢快的跟小疯子似的。

  “小孩子嘛,快乐很多很多。”

  长大了有了责任和压力,想要这么无拘无束的快乐都有些奢侈。

  郑君忍不住笑了起来,“你难道不高兴吗?”

  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不说是立了大功,但领导们心里都有数,日后工作再提拔,也都有足够的理由。

  当然,南雁似乎也不需要这点由头。

  她已经做的足够出色,化肥厂的进展十分顺利。

  过去十五个月,工程推动没出现大的问题。

  别处都还麻烦不断呢,她这里顺风顺水,倒是给其他地方打了个样。

  年轻又如何,不一样挑大梁?而且挑的好着呢。

  甚至还干了不少其他不属于她职权范围内的事。

  想说上一句两句的都得闭嘴。

  这还不足够让南雁高兴吗?

  “高兴,但不一样。”

  南雁笑了笑,“等什么时候化肥厂那边竣工,生产调试没什么问题,正式投产了我才能多多少少松一口气。”

  郑君不懂工程,也只能顺着这话安抚了句,“快了。”

  她有些故意扯开话题,“对了,你过年有什么打算?”

  下了雪工地就彻底停工,南雁也没什么好忙的,“要是没去处,那回头来我家过年。”

  “哪能呀,可能回家看看吧。”

  虽然一直都有跟陵县那边书信往来,偶尔还会打电话,但南雁也知道刘焕金她们还挺牵挂自己。

  偏生那边也走不开。

  要是今年没啥事,南雁打算回陵县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