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第307节(1 / 2)





  而这种热闹几乎持续到飞机降落。

  南雁像老师似的, 收了学生们的答卷。

  她需要把这些在硅谷参观学习得到的资料筛选整合。

  然后再进行分配安排。

  没人有异议,美国之行的高楼大厦让这些研究员工程师们知道, 国内与美国相距甚远,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而考察团团长的个人能力大家又有目共睹, 起初的那点意难平早已经烟消云散。

  听从南雁安排,比他们自作聪明要高效的多。

  至于未来无线电厂怎么发展,那还得再等等看。

  看部里怎么说。

  从上海出发的专机回来时降落在首都。

  南雁要留在这边开会,安排厂里的人先回去, 顺带着把赫尔曼·希克斯托送来的东西也先带了回去。

  她这次没顾得上倒时差,把手头上的资料整理了一番后, 就直接去部委那边。

  对于这位上任没多久就带人出去考察的副部长, 部里是早有耳闻,今天见到后, 又觉得和想象中不同。

  “南雁同志。”

  贺铮喊住了南雁, “听说你们代表团回来了, 怎么这么快就来部里了?”

  看到老熟人南雁打了个招呼,“有些资料要跟大家研究一下,部长他们在吗?”

  “今天出去了,估摸着回来就得傍晚了。”

  “没事,部里还有其他研究员在吗?没什么事的话喊过来,我想跟大家开会讨论下这个问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南雁深知自己对无线电领域的了解十分有限,尽管知道那些基础的知识甚至还能侃侃而谈,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未来大体走势她知道,摩尔定律她也明白。

  然而具体的发展如何来做,细节如何去抓,还得这些研究员们来钻研。

  自己顶多就是来把握大方向的那个舵手。

  贺铮去喊人。

  除了四机部的一些工作人员外,更多的是工厂、首都几所大学的相关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以及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

  产、学、研三位一体。

  以小见大来说,这是中国当前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年代,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虽然在先进性上远不如美国,然而落后的只是那么一丁点的距离而已。

  依旧处于第一梯队,并没有被远远抛下。

  这也是南雁担任副部以来,第一次主持召开的会议,尽管这个会议并不是那么的正规,相对来说还十分的匆忙。

  有些是从实验室里赶过来的,有些则是从课堂、车间里过来的。

  贺铮的这通电话匆忙,而比电话更匆忙的,是从各处赶来的研究者们。

  高副部带队前去硅谷考察的新闻前段时间见诸于报纸。

  他们这些一线的研究者们都很关心,这次考察的内容。

  要不贺铮一通电话怎么能把他们给喊来呢?

  大会议室里十分热闹,南雁来之前大家正在热烈的议论,相互打听消息之余,也会讨论一下自己的生产研究进度,

  而伴随着会议室大门咯吱作响,南雁的到来让偌大的会议室很快安静了下来。

  南雁笑了下,“我来之前还挺热闹,我这一来倒是安静的像冰窖了,敢情我比寒流还可怕,一下子就让这会议室降温了。”

  会议室里的吊扇呼呼的转动着,机械发出的声响被笑声所掩盖。

  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我刚从美国那边回来,本来是想着跟部里的同志讨论下,让贺铮同志帮我喊几个研究员过来,我在那边办公室小睡了会儿,没想到贺铮人缘这么好,叫来了这么多人。”

  她年轻,说话时没有那么大的气场,索性就借助自己女性身份的特质加以利用。

  聊家常似的调侃闲扯,这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十分融洽。

  当南雁说起硅谷之行时,大家提问时就积极踊跃的多。

  这场会议,更多的像是一个交流会,南雁带来了最新的研究内容,而作为交换,她对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研究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

  芜湖无线电厂只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尚不能代表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

  “交流会?”

  工作人员点头,可不就是交流会嘛,这位高副部长没有坐在前面,倒是随便坐在了听众席上,没有一点架子。

  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其他与会人员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