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第368节(1 / 2)





  这也是很大的市场。

  “去考察但并不见得现在就能引进,而且汽车产线的引进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可能三五年,你确定有三五年的时间耗?”

  汪小超愣了下。

  “之前做什么玻璃的?”

  “就普通的门窗玻璃。”

  “门窗玻璃和汽车车窗玻璃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汽车玻璃的制作有什么特殊工艺,你了解几分?”

  汪小超瞠目结舌。

  显然,他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南雁倒也不是想要嘲讽他,只是她曾经主持过工厂的建设,更清楚经营上的门道。

  技术问题可以解决,经营问题呢?

  “能看到商机是好事,但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汪小超有些迟疑,好一会儿才问道:“您的意思,我还需要再等待?”

  “也不尽然,现在国内倒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汽车,这些汽车可能需要换玻璃。”

  汪小超眼睛一亮,是啊,这是个商机。

  “但国外进口的小汽车才多少,一共就那么点,又能需要多少玻璃呢?”

  带着汪小超过来的林辰很是不明白,领导这到底什么意思。

  给了这人希望,然后又给了一棒槌。

  搞不懂。

  倒是杨光觉得抓住了一丝重点。

  现在的市场很小,小到压根撑不起一条生产线。

  所以完全没必要去争。

  但未来的市场如何就不好说了。

  有点像是尼康,镜头技术在手,我可以任何时候进入这个市场。

  前提是,得有这个技术。

  汪小超有吗?

  并没有。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是掌握技术。

  “我明白了。”汪小超反应很快,“我还是想要做玻璃厂,做门窗玻璃或者其他仪器的玻璃,也会努力掌握汽车玻璃的工艺。”

  有市场的时候,能把产品拿出来去市场上角逐。

  “有野心很好,但想要上天你也得有这登天梯,慢慢来,未来市场会有的,不着急。”

  “谢谢。”青年忽然间放下筷子,站起身来朝着南雁鞠了个躬。

  “吃饭吧。”南雁叫了两屉小笼包,显然这些并不够吃的。

  杨光又去窗口拿包子。

  就这么几分钟的工夫,回来时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玻璃厂的厂长,还有光学仪器厂的厂长们。

  在这件事上,他们倒是出奇的一致。

  想方设法来堵人。

  然而领导似乎没看见那些站在一旁的厂长们。

  吃饭之余和汪小超聊起了他的家乡。

  “我离开老家后已经很多年没回去了,倒是听说家乡变化挺大。”

  “是很大,我曾经去过您的家乡,不然也不会想着公社合伙做玻璃厂。”汪小超的生意经就是来源于红武公社的被服厂。

  “那看来,我倒是做了点正确的事。”

  “那是,如果可以立碑刻名的话,您肯定会被很多人记着。”

  南雁笑了起来,“也没有,我只是做了一点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这个决心和行动力。”

  她说话间抬头看向周围,“如果只是听我号召,自己从来不动脑子,那也没什么用。”

  这话听得其他人脸上有些挂不住。

  好歹也都是厂长大领导,这会儿跟孙子似的不说,还被这么阴阳怪气了一番。

  可他们又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