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第521节(1 / 2)





  两年前就已经着手安排的事情,现在只是瓜熟蒂落刚刚好, 自己按照要求去做就是。

  “那正好,我正想着这两天抽空过去一趟, 你要是有空咱们一起去瞧瞧?”

  林辰笑着应了下来,“成,我正好去看看热闹。”

  实际上这年的裁军是从下半年正式开始的,然而准备工作却由来已久。

  海湾那边爆发的战争, 让国内意识到,现代化军队所需要的, 不再是人海战术。

  单兵作战能力提升, 新式武器的配备、电子化武装部队更为重要。

  浩浩荡荡的裁军工作开始。

  罗成新与几个退休老干部一起经营的长征农场,为首都接纳了首批三百名退伍指战员。

  开了一个头。

  实际上在首都这边, 除了农场和部分工厂可以接纳这些退伍转业的战士外, 还有不少机关单位也能承担这一责任。

  只不过能接纳的数量相对少一些。

  长征农场与其说是为首都这边接纳退伍指战员开头, 倒不如说给全国其他省市做了个榜样。

  各地不都有农场吗?

  只不过存在着经营好坏的问题,经营好的可以接纳人,反正多给一碗饭给得起。

  经营不好的也可以。

  完全可以让这些退伍转业的指战员们去经营农场嘛,经营的好那皆大欢喜,经营得不好倒也没什么,毕竟这些农场本来就经营的不太好嘛。

  反正这些指战员们都有专项的安置金,钱用在哪里不是用呢?

  人多少都有点赌徒心理。

  以小博大是人之常情。

  便是连军委都没想到,竟然会是地方农场接纳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退伍官兵。

  当兵的不怕吃苦,过惯了集体生活。

  从部队到农场他们适应良好。

  思想工作一做,莫不是怀着一颗建设祖国的心在劳动。

  反倒是最快适应了退伍后生活的一批人。

  当然这跟地方上的帮助也分不开,不止是地方政府拿出优惠政策予以帮扶,还有地方企业的出钱出力。

  比如说陵县的那些企业,出钱出人出力帮助省里其他农场兴办工厂,很快就帮助解决了本省需要接纳两万退伍官兵的困难。

  这又是一个带头作用。

  有钱的地方跟上。

  到底是改开将近十年,各地也涌现了一些不错的企业。

  尤其是国企在这时候站起来承担一部分责任。

  大裁军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被这样吸收消化。

  这年的秋收,都变得格外热闹。

  南雁也去瞧热闹,不过国庆节刚过,她人在首都没有走远。

  只是去了京郊的长征农场。

  罗成新正在跟农场里的其他人一起忙活。

  倒是看不出年龄的活力十足。

  “都进入第四个季度了,到了要交作业的时候,你们准备的怎么样?”

  对于眼下,罗成新很是满意。但多少又有点担心,担心的是南雁。

  今年可太重要了,尤其是经济相关数据,因为这关系到能否真正意义上加入关贸总协定。

  尽管从报纸上来看,过去几年国家一直都有在努力,和不少国家达成双边贸易协议,但即便没能入关也不影响对外贸易。

  但这还不够。

  一百多个国家呢,又没全都说服。

  如果能够入关,那么对未来经济发展有莫大好处,而且国家的可选择性也会增加许多。

  这一切的前提只有一个,这一年的经济数据达标。

  南雁剥了颗新鲜的花生米,“那您这话可真是问错了人,这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呀。”

  罗成新看着在那里美滋滋吃生花生的人。

  怎么没关系?

  怎么可能没关系呢。

  南雁这个代理部长迟迟没有摘掉前面那俩字,不就是在等这一年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