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高考那一年第32节(1 / 2)





  毕竟高考语文的目的也不是培养出大文学家,多数学生还是要给足基础分的。

  至少在纪时高考那一年,在数学平均分据说只有70多的情况下,他周围语文分数低于100的也是少数,退一步说,就算高考语文只考了90多分,那也是及格线以上的分数。

  “呼……”

  写完作文,纪时照旧出了一身汗。

  黑板上的时钟显示还有8分钟收卷,纪时把前面几道选择题看了一遍,重点看自己之前纠结过的那道病句题,看了半天他还是没改答案,坚持自己原来的判断。

  另外就是默写题,他在看自己有没有写错别字。

  至于其他答题内容超过一行的他全部都忽视了,就剩这几分钟了,再改毫无意义。

  趁着最后的时间,纪时在心里把作文读了一遍,他最近也练过几篇作文,从上次月考结束的一个多月里,今天这一篇是他写过最好的。

  语句通顺流畅,情感充沛,虽然他的用词很难和那种擅长写作的人相比,但纪时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只要不被改卷老师判定为偏题,这篇作文的分数应该也不会特别低。

  如果他学着曾泰然写爷爷那样写父母对他的付出,这应该也算一种得分密码吧?

  不过纪时只是想想,并没有打算把它写成一个系列。

  慢慢来吧,努力就会有回报,哪怕暂时收获的回报很少,但一定会慢慢让他有所改变,纪时坚信着这一点。

  ……

  等他看完这篇作文,考场的铃声已经响了,监考老师从前往后收试卷,所有人都交了上去。

  其他班互相认识的学生都在讨论作文,纪时这次又是孤零零在一个考场,前后左右也都没有认识的人,和谁都讨论不起来。

  他竖着耳朵听人聊了几句,大家果然都在吐槽阅读理解和作文,纪时收好笔袋,感觉这次考试远没有上次月考那么痛苦。

  虽然写完作文都冒了一身汗,但上次的汗是憋得累的,这次的汗却是写嗨了冒出来的。

  等监考老师宣布可以解散,纪时却盯着考桌上他的准考证号看了一会,他的准考证号后面几位是12344,就是他的考场号和年级排名,他在12考场,年级排名344名。

  幸亏z中还没有变态到把排名升降情况附后,纪时暗自庆幸,不然他可能又要出一次名了。

  过于优秀这种事情果然是会令人苦恼的。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纪时也听到同年级的不少学生在抱怨,说这次语文考试的难度比上次大了多。

  “写景的那篇阅读理解,我就想问作者有什么情感好表达的?”

  “大黄狗做错了什么,要给人家描述上100个字,狗听了都哭了好吗?”

  “作文才是真正的变态,居然是命题作文,我们都多久没写过命题作文了?高考一般也不会出命题作文吧?”

  “《以爱之名》……我只想到《以父之名》,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然后我就用上了亚当和夏娃的例子,不要问我为什么。”

  纪时:“……”

  果然,一写作文就忍不住思维发散的不止他一个人。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作文和阅读理解的存在真的很影响食欲。

  这么多人在讨论语文考试,他觉得自己排队拿的鸡腿好像都不怎么香了。

  浪费粮食是可耻的,纪时啃了一口鸡腿,旁边那俩讨论亚当夏娃的已经进入了下一阶段。

  纪时默默把餐盘挪到了另一张桌子。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第39章 数学 一张有难度的考卷

  不管怎么说,语文好歹已经考完了。

  纪时不敢大话自己进步了多少,但至少在考场上的感觉是强过上一次的,至于分数怎样只能听天由命了,语文毕竟是门难把握的学科。

  他去小卖部了重买了一盒铅笔和新的涂卡笔,总觉得上次买的那支颜色有些淡,纪时平时会直接用2b铅笔涂,但考试的话,他总担心涂到一半笔尖突然断了,他可没时间在考场上削笔。

  下午是数学。

  数学这段时间纪时练的少,不过他的正确率向来不低,所以纪时并不担心,而且他所谓的练习少只是对他自己,平时发的数学试卷他都好好做了。

  下午的考试还是一样,纪时刚进考场,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笔记本被平摊在桌上,更有人这会像是在算一道数学题,眉头一直紧皱着。

  纪时坐下来,手肘撑着课桌开始闭目养神。

  中午他没注意,一觉睡的时间有些长了,这会还没彻底清醒过来。他揉了揉太阳穴,稍微活动了一下肩膀,监考老师终于进教室了。

  大家的笔记本书包全送到教室前面去了,堆在台阶上。

  这次12考场的监考老师依然是纪时不熟悉的老师,不过在隔壁11班监考的居然是老驴,早上进考场的时候,纪时一抬头就看到了对方,他吓了一跳,心里默默为那位11考场的同学祈祷一声。

  数学试卷发下来之后,纪时做到填空题的第三道就忍不住蹙了蹙眉,齐老师在月考之前提醒过他们,说这次月考会加难度,纪时本以为加难度是从后面的大题开始的,没想到填空题就有那么多坑。

  纪时的困意到这里全部消散了。

  本来做数学题就容易让人兴奋,做难题更是,14道填空题里,纪时只有11道有把握,还有3道题他花了平时做题两倍的时间才解出答案,还不能确保自己填的答案是对是错。

  他不由朝试卷上方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