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高考那一年第94节(1 / 2)





  纪时之前以为,以他现在的知识储备量,解以前的题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结果还是有不少不会的题目,而且因为题目本身不涉及高三的内容,答案的知识点自然也还是以高一高二为主,纪时去翻答案的时候会有种把以前的知识点重新回顾了一遍的感觉,而且也能有新思路。

  因为他现在解题已经习惯性去用高三的知识点了。

  “好高端啊。”黄雅琼小声和同桌嘟囔着。

  “是啊。”

  纪时和姚蒙他们都能在日常练习外自己找东西练习了,他们却连日常练习都应付得艰难,真是让人羡慕。

  ……

  事实上,这学期之后,老师们讲课的内容就变松散了很多,不再细致地帮学生去抠某个知识点,或者把课本一遍遍过,感觉留给他们主动学习、思索的机会变多了。

  纪时猜,这应该是高考之前老师们角色的转变。

  所幸他平时并不是那种特别依赖老师的学生,对这种转变还挺适应的。

  “纪时,等会去2班一趟,找他们班长拿几张讲义。”老驴下课前吩咐了纪时一声,“要求我都写在讲义上了,你帮忙抄在黑板上。”

  “好的。”

  纪时对去2班已经轻车熟路了,老驴每次都叫他课间去,所以他经常路过1班和2班门口,一开始是很紧张的,普通班的学生对强化班有种天然的畏惧感,次数多了就慢慢习惯了。

  “哟,纪时,你又来了?”

  “老驴又让你去2班拿材料?”

  他莫名地和1班的几个人也熟了起来,学校之前参加了一个翻译比赛,老师指定了高三几个人参加,里面以1班和2班的尖子生为主,纪时是为数不多的普通普通班学生,就这样,他和1班几个人也熟起来了,慢慢辐射到1班全班。

  每回纪时路过1班和2班,都有人和他打招呼,或者调侃几句。

  本来也有人不认识他的,看到同班同学和他打招呼就会问他是谁,对方一报“纪时”这个名字,疑问的人就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纪时:“……”

  他真的很想知道强化班的老师是怎么吹他的。

  尴尬是挺尴尬的,但是又有种莫名的爽感,就像张无忌在光明顶大战六大门派最后亮明身份的感觉。

  纪时从2班班长那儿拿了资料,不只有化学的,也有物理和数学的,纪时还拿到了2班班长的化学参考书,是之前对方承诺借给他的,回了教室之后,纪时把要求抄在黑板上。

  “啊,我还没看到那一页呢!”

  “纪时,回头把讲义借我看看。”

  纪时应了一声就把讲义放回座位,除了讲义上的要求之外,讲义本身也是要拿到老驴那边去复印的,这算是老驴给他们班开的小灶,他们班也沾老驴的光和强化班分享学习资料。

  “门口小店出了新出了各地期末卷,你们放学了去看吗?”曾泰然问道。

  “有哪些地方的?”

  “就是咱们附近的,我看着像是盗版资料,字迹不行。”

  “估计是盗印的吧?各个地方的试卷哪有那么快就能出?”

  “我没细看,就是今天早上路过书店的时候瞅了一眼,有通南市和下面几个县的,还有金陵和姑苏的。”

  “等放学的时候我去看看。”纪时道,“也看看别的地方的试卷是怎么出的。”

  “这么多资料你看得过来吗?”黄雅琼疑惑道,“你每天哪来那么多时间的?”

  “纪时看得也快吧。”周伟乐笑道,“他数学和英语看得最快,这两门正常人要花很多时间的。”

  “这倒也是。”黄雅琼叹了口气,“所以人家进步越来越快。”

  “能别那么浮夸吗?”纪时无奈了,“我就是看看,也没说我一定会写啊。”

  他主要想看看金陵和姑苏那边的试卷,毕竟金陵是苏省的大本营,里面就有参与高考命题的老师,把握一下对方的风格也是很有必要的。

  纪时正和其他人聊着天,教室前面有人在踢键子,毽子直接飞到他课桌上,又被纪时扔了回去。

  “谢啦,纪时时!”

  “不客气。”

  踢键子的两人一直踢到这节课下课,他们都只在教室里踢,在走廊里踢一不注意毽子就会飞到楼下去,等下楼梯再跑上来说不定就赶不上上课了。

  ……

  最后一节物理课上完之后,纪时把高一的化学资料拿出来,对照着化学书认真回顾着,这会儿各科每天的练习卷已经发下来了,不过他没有像平时一样练卷子,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化学资料上。

  “纪时,forgive后面接doing还是to do啊?”

  “有sb. for吗?”

  “有。”

  “doing。”

  “if only 和only if的区别是什么来着?”

  “等我把这一页看完再详细讲。”

  对方“哦哦”说了一遍,纪时就没再分心回答英语题,而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化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