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第104节(1 / 2)





  赵广亮听到这话都要把如来佛祖请来了,什么叫没那么严重。

  他是跟人说不通了,算了,算他多操心。

  “夏季收粮的事情和我没关系,这件事您要说直接找余站长说去,我什么都不知道。”

  长缨看着气鼓鼓离开的人,她忍不住轻笑出声,人都有趋利避害性这倒是再正常不过。

  倒是咱们这位赵副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倒是开始担心她了。

  这倒是有点意思。

  赵广亮走后没多久,陈秘书敲门进来,“赵副主任好像有点生气。”

  “嗯,因为征粮的事情。”

  这的确是件大事。

  那封信寄出去后,到现在还没得到什么答复。

  可长缨已经许诺了下去。

  若是到交粮的时候还没有得到上面的许可,那只怕是要失信于民。

  到时候情况可能会十分糟糕。

  想到这陈秘书也有些头疼,“您要不催一催?说不定是信还没递过去呢。”

  长缨被这话逗乐了,“生我时我妈难产又耽误了她的工作,她不待见我,从小我算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老头不至于上了年纪变成老糊涂,害我这个一手拉扯大的亲孙女。”

  突如其来的成长故事让陈秘书微微错愕,他没有对长缨的过往多做评价,“那再等等,只是粮站那边确定不先知会一声嘛。”

  “知会什么,人余站长就等着抓我的小辫子呢。”长缨把玩着手中的钢笔,“行了,别管这些了,对了我看广亮同志都在担心我了,我怎么觉得我人缘倒是好了点呢。”

  陈秘书看她难得的露出几分俏皮,语气也轻快了些,“大概是因为你这带头作用起得好。”

  领导嘛,大手一挥都是下面人办事,又有几个会这么亲力亲为?

  他现在这位领导和之前的那位区别可真是太大了,虽说事无巨细的管着的确辛苦,但是人在做事。

  人在做天在看,大家心里都有数。

  能成为领导干部,手里到底有两把刷子,虽说有个别干部的确不作为,但也有好的嘛。

  比如说关心长缨前程的张有明和赵广亮两位副主任,之前不太作为,现在被折腾成这样还能为长缨着想,除了人格魅力,陈秘书觉得再找不出其他合适的词来形容。

  这恭维让长缨莞尔,“那我努力保持优良传统。行了不说这些,杨队长那边是不是已经安排好了,最近天气热,白天施工容易中暑,你跟他商量下把中午头这段时间避开。”

  “已经商量好了,五点左右上班干到九点半,下午的话是四点干到七点半,工地那边提供一些绿豆汤,预防中暑。”

  “嗯,这样最好,另外就是一定要保证施工安全,安全第一位。”

  没什么比性命更珍贵。

  陈秘书点头,“我再去跟他强调。”

  “行,那你去忙吧。”

  长缨还要汇总资料。

  早前想着给公社找到可以发展的点,但想的挺美好,到了下面的村子再去实地考察就又不是那回事了。

  长缨打算过两天开一个年中的三干会,到时候让公社、生产队还有村里的干部结合自身情况谈一下如何发展。

  她虽然实地考察,但那才跑了几天,哪有这些土生土长的人了解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呢?

  年中开三干会也不算多稀奇,实际上每年夏收结束后,县里头会和粮站一起给乡里开会,组织动员交粮的工作。

  规定份额外,再呼吁多交一些,毕竟多交粮光荣嘛。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征粮标准是参考了八十年代正定县征粮标准

  第90章 创汇

  至于种地的农民手头还能有多少余粮, 能不能养活一家老小有时候并不在某些领导的考虑中。

  今年这个年中三干会又不一样。

  莲花公社和双河公社这边都有消息,说按照七零年的标准交粮。

  其他公社有些不太相信,“可咱们县这样交粮不够怎么跟市里跟中央交代?”

  “那个小傅主任说了, 这件事她来处理,反正不会让咱们多交粮。”双河公社的何书记很是有底气, “她看着柔柔弱弱的干活倒是一把好手,对了老牛,听说你儿子回家了?”

  牛书记点了点头, “回去了。”

  那混账小子被关了一段时间倒是老实了不少,现在干活也踏实了许多。

  就是欠教训。

  “能好好过日子就好,对了老牛,你们日子过好了也别忘了咱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