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怨偶第37节(1 / 2)





  “去别院了?”周太后诧异地抬眼看向徐子渊,脱口而出,“郊外宣山的那间别院?”

  柳韶光心下惊讶,太后对永宁侯府这么熟悉吗,连侯府的别院在哪儿都一清二楚?

  周太后低头饮了一口茶水,这才笑道:“早先听先皇提过,侯府有几座别院风景极佳,永宁侯去那边养身子,倒也不错。”

  徐子渊点头,淡淡道:“家父也是做此考虑才去了别院。”

  周太后忽而开口道:“那看来哀家要恭喜你了,你父亲那性子,既然决定要去别院养身子,想来已经递了让爵的折子。”

  柳韶光在一旁听着,心下不得不佩服周太后的敏锐,又总觉得有一丝别扭。

  徐子渊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拱手道:“多谢太后,臣只盼着父亲早日康复。”

  周太后的眼中便有了欣慰之色,点头叹道:“你是个孝顺的,永宁侯有后福。”

  似乎觉得自己说的太多,周太后犹疑片刻,果断决定岔开话题,笑着对柳韶光道:“论运气,你可算是难得的好命之人了。”

  一介商户女能嫁给侯府世子,本就是天大的幸运,还能在刚嫁进侯府就成为侯夫人,顺顺当当成了一品诰命,还得夫君宠爱。柳韶光这一路顺遂的,便是周太后都忍不住要感慨一番。

  当年周太后在后宫可没这么顺遂过。

  柳韶光心下苦笑,说起来自己也确实是难得的幸运之人,毕竟不是谁都有福气能重来一辈子。但是,若是自己真这般好命,又怎么还会有这一世?

  徐子渊偏头看了柳韶光一眼,轻轻道:“能娶到阿韶,我的命更好。”

  周太后的神情略微有些恍惚,看向徐子渊的眼神也带了几分恍然,仿佛在透过他在看另一个人一般。这般情绪不过转瞬即逝,周太后的神情眨眼间又恢复如常,含笑打趣徐子渊道:“果然是新婚燕尔,小夫妻俩感情好得蜜里调油似的。”

  这么说着,周太后的眼神忍不住又从柳韶光的肚皮上扫过,弯唇笑道:“想来哀家用不了多久就能听到你们的好消息了。”

  柳韶光微微愣神,下意识地捂住了肚子。她的长洲,确实是新婚不久就有的。周太后冷不丁的一句话,倒勾出柳韶光无限怅惘的心思,也不知这辈子,长洲会不会如期到来?

  徐子渊一听周太后提到孩子,就不由自主地绷紧了身子。他可是以孩子为由逼着柳韶光点头答应再次嫁给他的,昨晚的新婚之夜,柳韶光也是满心满眼都想着孩子,眼下周太后又提到孩子,徐子渊真怕柳韶光想起旧怨,又同他闹脾气。两人好不容易缓解了些许的关系,又要再次变成坚冰。

  不料柳韶光很是镇定,面上没有显露出任何不对劲的表情,而是笑着顺着周太后的话往下说,红着脸低头,一手覆在肚子上,耳根都泛着红意,声音甜美,又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意,“谢太后吉言。”

  周太后顿时一愣,眼中也有了明显的笑意。新嫁娘一般羞羞答答,提到孩子也只是红着脸不说话,像柳韶光这样能接话的,倒还是头一个。

  不过,周太后确实更欣赏性情爽直些的姑娘。听了柳韶光这话,周太后看向柳韶光的眼神微妙地亲近了一丝,顺嘴道:“添丁进口是好事,若是真有了好消息,永宁侯知道了,也会高兴又欣慰。”

  徐子渊认真点头,“他会见到孙子的。”

  “瞧你,孩子还没影儿呢,就口口声声儿子儿子了。”周太后笑着瞪了徐子渊一眼,替他找补,“依哀家看,先开花后结果也挺好。若是生个像韶光这样倾国倾城的闺女,到时候,永宁侯府的门槛都要被媒人给踏平了。”

  徐子渊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个缩小版的柳韶光,短手短腿,粉雕玉琢,大大的桃花眼中灵气逼人,仰着头一蹦一蹦地向他跑过来。

  这么一想,徐子渊心中竟隐隐有些期待能生个像柳韶光的女儿。

  柳韶光也有片刻意动,但还是希望长洲能顺利出生。上辈子陪着他十多年,温柔宽慰她的是长洲,母子俩十多年的深厚感情,柳韶光哪能不盼着长洲的到来?至于太后说的,生个闺女,上辈子没那个福气能儿女双全,这辈子也随缘吧。

  周太后想见柳韶光,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今见也见了,想知道的事情也都问了,又担心自己无意间的几句话让吴氏借题发挥磋磨柳韶光,又多赏了些适合小姑娘玩的东西让柳韶光好好收着。虽然没有明说,但柳韶光在这一瞬间便奇异地领会了周太后的意思:这是用来堵吴氏的嘴的。

  柳韶光忍不住感叹,永宁侯府果然是三朝重臣,周太后贵为太后,竟然对吴氏知之甚深。

  徐子渊已然见怪不怪,周太后从前便因他的遭遇对他多了几分关心,若不是周太后和景元帝当初确实对他极好,他也不会对他们一片忠心。人与人之间的好也是相互的,只能说,他们之间的善意,最终结出了善果。

  柳韶光见周太后手腕上戴了一串佛珠,又顺嘴说了一句,“太后如此体贴臣妇,臣妇受宠若惊,回去后定然多抄经书为太后祈福。”

  周太后低头瞧了一眼手腕上的佛珠,眼中讥诮一闪而过,淡淡道:“吃斋念佛,无非也就是求个心安罢了。你们正是新婚燕尔,抄什么经书,和和美美过日子才是。”

  徐子渊眼帘微垂,眼中浮现出深思之色,恭敬应下。

  这一趟进宫,柳韶光的收获委实不小。

  景元帝和周太后都是大方的人,随口一说,赐下的东西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

  吴氏原本还想拿柳韶光的肚子说事,见了周太后赐下的适合小姑娘的佩饰和小玩意儿,也只能闭嘴,扭头向吴怡抱怨,“有了太后撑腰,她更要抖起来了。”

  吴怡能说什么呢?嫉妒柳韶光的好命之余,也只能宽慰吴氏,“姑母何必介怀?再怎么说,您都是柳氏的婆母,孝字当头,她哪敢对您不敬?”

  “今天请安的场景你又不是没看到,你表哥被那狐媚子迷得没了心窍,陛下和太后也替她做脸,这府里哪还有我做主的份?”

  吴怡无奈,一边替吴氏顺气,一边柔声安抚她,“您可是侯府名正言顺的侯夫人,执掌中馈大权,哪里就不能做主了?”

  说白了,吴氏就是见不得有人不恭维她。当初徐子敬嘴甜,徐子渊沉默寡言,她便将一颗慈母心放在了徐子敬身上,对徐子渊毫不上心不说,还隐隐有些嫌弃,只因徐子渊两岁还不会说话,以为自己生了个傻子。

  对亲生儿子尚且如此,更别提没有血缘关系的柳韶光了。吴氏满意吴怡,有血缘关系的原因在,更多的是因为吴怡时时刻刻都捧着她,满足了她作威作福的心态。

  眼下吴怡提到中馈大权,确实是戳中了吴氏的命脉,吴氏瞬间就摆出了侯府女主人的威风,下巴一抬,眉眼轻蔑,“那是自然,现在府里,还是该听我的!”

  话音刚落,就听得外头下人来报:“夫人,宫中来人了,说是有圣旨到!”

  吴氏一惊,霍然起身,“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案台香炉备好了准备接旨!”

  吴怡跟在吴氏身后,步履匆匆往正厅而去,心下却狠狠皱眉:昨日永宁侯上了让爵的折子,眼下这道圣旨……怕是没什么好消息。

  她们两人到时,柳韶光和徐子渊已经在正厅同传旨的张总管寒暄了。张总管可是景元帝身边的红人,同徐子渊也是老相熟了,见了徐子渊也分外热络,张嘴就先给徐子渊和柳韶光道了声贺,庆他们新婚之喜。

  吴氏见了,脸色便是一沉,只觉得自己好像被柳韶光比了下去似的,若不是张总管还在场,吴氏定然要忍不住寻了由头找柳韶光的麻烦。

  吴怡低眉敛目,认真听了张总管和徐子渊之间的对话,知晓了张总管的身份后,心下又对徐子渊有多受景元帝的重视有了新的认识,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总管见人都到齐了,顿时收了笑,清了清嗓子,内侍独有的尖细嗓音响彻整个侯府,“圣旨到——徐子渊、柳韶光接旨——”

  柳韶光和徐子渊齐齐跪下,恭敬道:“臣/臣妇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