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68章秀女打起来(2 / 2)


  “姐姐多虑了。”无论心里怎么想,娜仁都给明夷贴上一个不好对付的标签,换句话来说,接下来怎么和明夷见招拆招,那得看看情况,再不能贸然行事。

  “希望如此。”能够压下心中的怒火和明夷这么说起一句,明夷就得对眼前的娜仁竖起一个大拇指。

  能屈能伸的人最是不好对付,明夷明白!那么这样一个专门被人培养起来有心计的人,果真是冲着皇后的位置来的。

  那可就有意思的多了,皇宫这些年相对太平,其中当然有太皇太后的功劳。若是来了一个连太皇太后都不畏惧的人,毕竟现在蒙古的科尔沁草原,他们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新一代的人身上,太皇太后在他们看来那是年事已高,撑不了多久,必须要出一个新的皇后,才能更让他们安心。

  一个有心计的女人,怎么看起来都像是专门准备当皇后的人。

  皇后的位置悬置已久,对皇后的位置势在必得的科尔沁草原,接下来又会想出什么的算计明夷,表示拭目以待。

  苏茉儿把人领走了,太皇太后这个时候走到淑慧长公主的面前,着急的追问道:“不是让你暂时不要回京,好好的待在蒙古,为什么你还把人领回来?”

  淑慧长公主看了一场明夷和同父异母的妹妹交锋的好戏,眨了眨眼睛有些莫名,被太皇太后那么一问,淑慧长公主赶紧解释道:“我是不想回京那么快,额娘都特别嘱咐我了。可是他们非让我回来。”

  所谓的他们绝对包括淑慧长公主的儿子们,否则的话不可能说得动淑慧长公主。

  太皇太后所有的话都被淑慧长公主这一句打住了,何尝不是意识到一点,她老了,在很多人看来没有多少日子,想让大清和蒙古的联系更加亲密,唯有寄希望于新一代。

  一直以来大清的皇后都是出自科尔沁草原博尔济吉特氏,玄烨这里成了例外,却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

  怎么说现在玄烨的后位悬着,不是没有人请玄烨再立皇后,但是玄烨给出天下未曾安宁的说法,愣是这么多年来不立皇后。

  随着权力越来越集中在玄烨的手里,手握大权的皇帝,越发不需要给任何人理由不立皇后。

  不立皇后对很多人就意味着都有可能成为皇后,所以前仆后继的进宫,都是奔着皇后的位子而来。

  纵然太皇太后很不想让淑慧长公主参与其中,最终也是因为身份的关系,根本无法不参与。

  “外祖母,且随他们吧。要收拾也该由皇上收拾他们,我们操什么心?”明夷宽慰着太皇太后,何尝不是知道太皇太后痛心的是什么?

  当一个人竭尽全力,殚精竭力的为家族谋划,随着年华老去,反而被人舍弃。那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重创。

  “科尔沁草原,那是外祖母的娘家没错,但现在你有你的孙儿,有他敬着你,爱着你,孝顺着你,别人是不是把你放在心上又有什么关系?”不得不承认玄烨的确很孝顺,太皇太后无论大事小事,但对玄烨提出,玄烨都不假于人手。

  朝中的事,玄烨更是从来都不会避着太皇太后,更与太皇太后讨主意,不至于让太皇太后真正闲置下来。

  每日都准时来慈宁宫探望,更不许人怠慢太皇太后,因此,太皇太后在宫中可谓一言九鼎,无人敢不敬。

  眼下的太皇太后,有没有科尔沁都足够,科尔沁那些人的自视甚高,舍弃于人,理当让他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有些话,明夷不需要说得太明白,点到即止,太皇太后知道什么意思。

  太皇太后不得不说,确实如此,她不是当年那个必须要倚仗科尔沁草原以衡量价值的人,现在的她,是大清的太皇太后,无人敢对她不敬。

  “说得对。他们不将我放在心上有什么关系,让他们知道,若是我不将他们放在心上,他们会是什么下场不是更重要?”太皇太后自问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这些人做的事太过份,过份到太皇太后打从心里觉得无法容忍。

  既然觉得不能忍,为何要忍,就应该按她的心意去办。

  “外祖母,用不着你出手,瞧我的。”虽是有些惊讶太皇太后想出手的意思,不过没有关系,太皇太后教出来的人有几个,用得着太皇太后出手对付他们这些人?

  且在旁边瞧着,看她怎么出手,她定不会辜负太皇太后多年的培养。

  太皇太后是想出手给那些人一个教训,好叫他们知道,没有科尔沁的,她也不是科尔沁这些人可以无视的,敢当太皇太后是个半死人,就让他们睁大眼睛好好的看看,她都有什么本事。

  刚想出手给人一个教训,明夷都出声了,太皇太后也觉得对,是让科尔沁的人睁大他们的狗眼看看,天下像他们一样没有良心的人有是有,但有良心的人更多。

  轻视太皇太后,以为太皇太后人老了,没用了,就该让他们尝尝苦头。

  “啊,你们这是又怎么的?好好的怎么说到出手了?出手对付谁呢?”可怜淑慧长公主到这个时候都不明白事情怎么回事?听着太皇太后同明夷你一言我语的说来,怎么像在说着什么大事,要出手对付谁?

  太皇太后好不容易叫明夷安慰好,结果一听到淑慧长公主的话,冷冷地一笑道:“行了,你是真叫人卖了还帮人数银子,果然指望不上你。”

  欣慰的目光落在明夷的身上,淑慧长公主其实也闷闷不乐着,结果太皇太后不说宽慰她,竟然又是嫌弃。

  淑慧长公主走到太皇太后方才坐的椅子旁,一屁股坐下,不满地道:“你们都嫌弃我,都嫌弃我。”

  太皇太后嫌弃淑慧长公主又不是第一天的,淑慧长公主不至于为了此事不高兴,便只有一个可能,蒙古的人,或者,淑慧长公主的儿女们。

  想明白这一点,太皇太后脸色一变,蒙古人,一个两个的竟然都如此的没有良心。

  注意到太皇太后气得胸口阵阵起伏,明夷连忙地道:“外祖母,你先动怒,千万别动怒,我们问清姨母。姨母,你说的你们,还有谁。”

  “能有谁,不是额娘,还有......”淑慧长公主脱口就要说出来,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生生止住话题,明夷道:“表兄表姐们?”

  淑慧长公主摇了摇头道:“那些秀女。”

  如此答案算是让太皇太后和明夷松了一口气,不是亲生的儿女就好,别人的嫌弃,那些人嫌弃什么,不值一提。

  “姨母,你说话别大喘气,看你把外祖母给吓的。”太皇太后从科尔沁的反应里以为那些人都成了没有良心的人,心里正难受的,结果淑慧长公主又说被其他人嫌弃,自然让太皇太后心里不安,难免担心淑慧长公主也像自己一样。

  好在,真是太皇太后想多了,怎么说都是淑慧长公主的儿女,再怎么多的心思,都得记着一点,淑慧长公主是生养他们的人,那么多年待他们如何无法否认。

  “额娘以为是谁?那些秀女,都是出身蒙古的人,竟然敢嫌弃我,我不丢脸吗?要不是你们追着问,我才不想告诉你们。”被太皇太后嫌弃那是没有办法,谁让她蠢,要不是因为太蠢,不至于听不懂太皇太后的话,也不至于帮不了太皇太后做那些太皇太后想却没有去做的事。

  当然,淑慧长公主心里比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太皇太后再怎么嫌弃她,都会保护她,亲生的额娘,再嫌弃却不会有恶意,那些小不点的,背后说淑慧长公主的不是,淑慧长公主全都记在心里,正想着将来怎么的还回去。

  太皇太后的目光落在淑慧长公主的身上,带着几分无奈地道:“又不是没有被人嫌弃过,你瞒什么瞒?”

  “一群小丫头都敢嫌弃我,吃了熊心豹胆了。”淑慧长公主表示不服的啊,怎么说的她要习惯被人嫌弃的日子似的,哪有这样的说法。

  “无事,让明夷出手帮你教训人,一个个目中无人是吗?你再怎么蠢,除了我也不是别人可以嫌弃的,她们敢嫌弃你,就让明夷给她们一个教训,让她们学学做人。”太皇太后颇是期待,无论是几个人的仇,都让明夷出面,也该明夷出面。

  蒙古出身的人教训起蒙古人来,再怎么闹,最后都怪不得大清的头上,打完人,更不负责,多好的事。

  淑慧长公主这个时候意识到明夷和太皇太后刚刚说的出手是什么意思了,连忙地问道:“额娘,你说的要出手的意思是要让明夷去教训那些蒙古秀女?”

  太皇太后嗯了一声,淑慧长公主眼睛发亮,“带上我!”

  “不成!”明夷和太皇太后异口同声,淑慧长公主道:“我保证听话,你不让我做的事,我肯定不会去做,带上我,带上我。”

  “不成。你若是插手,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什么事都能商量,独独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明夷不用太皇太后解释都知道为什么淑慧长公主不能出手,一个和亲的公主,是将大清和蒙古联合成一体的人,这样的人竟然出手教训蒙古的秀女,她们要是跟父母告起状来,接下来吃亏的定然是大清。

  太皇太后道:“不想让孩子们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了?”

  最重要的一点太皇太后一提起来,淑慧长公主再想插手,马上变老实了,开什么玩笑呢,那些人可没有自家儿女的好日子重要。

  “好吧,明夷你要狠狠的教训她们,最好让她们斗起来,斗得两败俱伤,沦为笑柄,我看她们还有什么脸笑我。”淑慧长公主急忙的握紧拳头,给明夷打气。

  明夷更好奇另一点,“姨母你不告诉下我们,到底她们嫌弃你,嫌弃你什么了?”

  淑慧长公主有心将此事遮掩过去,不料明夷话题一转,完全不肯让淑慧长公主掀过。

  看到淑慧长公主闭口不言,完全不想回答的样子,明夷道:“你不说,我也有办法查得到,瞒着没有用。万一我让人打听,再不小心地传出去,她们嫌弃你的原因传得越来越广,吃亏的是姨母你。”

  道理绝对是真的,没有丁点忽悠人的意思,淑慧长公主听得进人劝,面上干巴巴的道:“也没什么,就是说我蠢。”

  事实是事实,淑慧长公主除了被太皇太后当面嫌弃外,真没有人那么说过淑慧长公主。

  “有点眼力。”太皇太后如此说起,淑慧长公主干瞪眼,她都被人说蠢了,太皇太后竟然夸人,是不是太过份?

  明夷笑出声来,无异于火上浇油,淑慧长公主眼看就要炸了,没想到明夷连忙地道:“没事,就算姨母再不聪明,也不是她们这些人可以说的,她们敢说,就该教训。再蠢也有能教训她们的人,谁比谁更蠢,她们有笑话你的资格?”

  哪怕明夷笑了,照顾有办法哄得淑慧长公主高兴,蠢怎么了,那不是他们可以笑话的,谁要是敢笑话,淑慧长公主就算无法出手教训她们,她有人,有人代淑慧长公主出面,可以!

  “好,就按你说的,你去好好的教训她们,最好让她们大打出手。不都想奔着皇后的位子来的,就让她们失态,失仪,理所当然的用此为借口,叫她们知道到底谁更蠢了。”淑慧长公主有了奔头,一千个,一万个的同意明夷的做法,该按明夷说的去办。

  明夷肯定地道:“姨母放心,这点小事定如你所愿。你坐好,搬着小板凳,端着瓜子好好的等着看戏,定不负你所望。”

  淑慧长公主高兴了,不错不错,太皇太后有时候说得挺对的,明夷确实不是一般的人,除了太皇太后外,宫里会因为她的不高兴动手的人,唯明夷而已,该如太皇太后说的那样,多和明夷亲近,亲近了,自然而然的就会情谊更深,将来有明夷帮忙,日子好过些。

  **

  接下来,秀女们陆续进宫,学规矩之类的,想动手,宫里人多口杂的,明夷都不需要动手,把蒙古的秀女们的性子每一个都打听清楚,之后让人在各自的耳边传几句挑拨离间的话,易如反掌。

  一开始那是抱成一团,慢慢的,坏话听得多,各自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再加上一点点的小事你争我争的,积攒的怨气自然就重了,宫里的人,都是聪明人,瞧着分明有人挑拨,也不知道这些蒙古的贵女究竟得罪谁了。

  因是蒙古秀女的事,有这么一个情况自然有人要报到太皇太后那里,太皇太后道:“若想在宫中生存,连规矩都学不好,更不懂得退让,如何留下?随她们闹,不必理会。”

  前来打听太皇太后口风的人马上懂了,太皇太后不想管这些人的事,她们怎么闹,怎么吵都是她们的事,反正没有太皇太后的召见,进了宫的秀女,想往慈宁宫去,比登天都难。

  宫闱深深,规矩重重,自该让这些目中无人的蒙古秀女知道,这里是大清的紫禁城,想到大清的地盘耀武扬威,真当大清怕了蒙古?

  到别人的地盘,守别人的规矩,她们要是不懂这个道理,因为父母从来没有教过,且让紫禁城的人都好好的教教她们。

  宫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傻的,况且秀女之中各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常有的事,明夷是点火的那个人,可是接下来火怎么烧大,真不需要明夷去想。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淑慧长公主最近的乐趣就是每天起床就让人打听钟粹宫那里都有什么消息传来,什么之前她没有听过的热闹的事,现在都碰上了,听着都让淑慧长公主叹为观止。

  今天更热闹了啊,打起来了,终于不负淑慧长公主多日的等待,打起来了啊!

  “几个人打起来了?”淑慧长公主眼睛直发亮的追问,可见等的这一天确实让她期盼太久。

  前来报信的是淑慧长公主的内侍,闻之答道:“六个,六个秀女都打起来了。”

  淑慧长公主觉得不可思议,六个人啊,这一次蒙古送进宫来的人共计有八个,都是什么姐妹一路的,六个人打起来,就剩下两个了,那么两个怎么的不掺和?

  想到这里,淑慧长公主高兴是高兴,也想知道,怎么人人都中套,有人逃过一劫了,不应该的吧?

  “姨母,天下间从来不缺聪明人,特别是那些不吭声的人。”逃过一劫,没有参与其中的,正是明夷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

  是啊,明夷的两个妹妹,人家要么不送,要送就送了两个,一个性格张扬,聪明外露,一个乖巧安份,听说小的那一个是汉人的侍妾所生,自小读过不少的书,梳着厚重的刘海,瞧着颇是叫人忽视。

  可是,明夷把人上上下下都查完了,最安静,最乖巧的人,不管什么事都一副害怕的样子,却逃过明夷布下的所有局。

  “太皇太后,娜仁格格和玉和格格跪在钟粹宫外求见太皇太后。”

  ※※※※※※※※※※※※※※※※※※※※

  淑慧长公主:额娘,有人说我蠢!

  太皇太后:很有眼光。

  淑慧长公主:气成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