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章(1 / 2)





  该死!德妃狠狠地瞪了凤妃一眼。

  “德妃姐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咱万岁爷哪点对不住你,连新年唯一的宫廷盛装都只赐予你一人,你还不肯满足!竟跑到外面去勾搭这么个小白脸……”

  “够了!”龙颜此刻面色阴沉灰暗,凤妃也很知趣的闭上了嘴。她知道,这是皇上盛怒前的征兆,她可不想死在德妃前面。

  “皇上,臣妾冤枉!臣妾冤枉啊!臣妾跟此人清清白白,绝对没有任何越距之事,请皇上明察啊!”德妃一边抹泪一边哀求道。

  “你早知他并非太监,还要把他带入宫中,又安排他着太监之服来此服侍,讨朕欢心。说,你到底安得是什么心?莫不是想要他刺杀于朕,以成全了你们二人的好事!”

  “皇上,臣妾冤枉!臣妾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能侍奉好皇上是臣妾唯一的心愿,又怎会费尽心思,去找这么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刺杀皇上呢?”德妃总算知道什么叫从地狱到天堂,再一下子从天堂跌落地狱的感觉了。只可惜,她现在是求天天不灵,求地地不应啊!曾经一度回到自己身边的帝王心,为何现在却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呢?

  “那你为何带他入宫?”

  “臣妾……”

  “说不出来了吗?那朕就提醒提醒你,崔大人,你说!”

  枢密院崔允江大人出列,恭恭敬敬的答道,“回皇上,德妃娘娘与此人犯有何关系,又为何带他入宫,其中详事微臣并不知晓。但依微臣多年的经验,刚德妃娘娘所奏之《阳关三叠》,与此人犯所奏之《阳春白雪》出自一人之手的可能性有七八成,当然这也只是微臣的推测,还需皇上的明察。”

  “崔大人精通古琴,说这两首曲子应出自一人之手,但一家之言不足取信于人,传乐官!”

  德妃的心在抖。

  乐官被传上殿后,说的话与崔大人几乎同出一辙。

  “德妃,你可都听清楚了?现在不止一人如此说,那就只有委屈德妃再弹奏一首《阳关三叠》,以证清白吧。”

  “皇……皇上,臣妾知错了,真的知错了!臣妾承认是有私心,看中了他的琴艺,臣妾本想借他之手讨皇上的欢心的,没想到,没想到到头来作茧自缚!臣妾是自作自受,但还请皇上看在臣妾这么多年忠心耿耿服侍皇上,从无二心的份儿上,饶了臣妾这一回吧。臣妾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敢如此妄为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万岁亲审(中)

  看着德妃哭得近乎花了妆,又真心悔改,皇上不禁叹了口气,说道,“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朕且问你,你可知,他是谁?”

  事到如今,德妃不敢有所隐瞒,只得一五一十的禀道,“回皇上,臣妾只知道,他叫做秦漫修,跟两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和一个与他差不多大的丫头住在一起。臣妾是一时糊涂才起念将他带入宫中,对其身份着实不知。”

  “哦?是吗?”

  “是,皇上。臣妾句句实言,还请皇上明察。”

  “恩,谅你也不敢如此大胆!敢带一个涉嫌杀害朝廷大臣的逃兵入宫!”

  “啊!”德妃彻底惊呆了,看那表情,绝对不像是装出来的。

  而此时的漫修却比之前反而平静了许多,原来,周欣然一点也没放过自己,她全说了。

  德妃娘娘此时该非常后悔吧。可谁叫她当初一味只为夺回帝王心,却忘了躲在深山里的,有可能是高人隐士,还有可能就是杀人逃犯呢?

  漫修虽见德妃此时凄惨,有些不忍,但一想起她逼牧兰之服毒时的样子,便觉她此时也是恶有恶报了。

  “皇上,皇上饶命,臣妾,知错了!”眼泪从德妃娘娘的眼中毫不吝啬的流出,估计这辈子,她都没像今日哭得这般厉害吧。

  “你会放过她吗?她,没有错。”好久没有吭声的漫修此时突冒出了这么一句,而显然,是对着德妃说的。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了,皇上能轻饶了德妃,也不会轻易饶过他的,此时再不为牧兰之求得解药,凭德妃的狠毒,恐怕会先让牧兰之入地狱的。

  “怎么回事?”皇上再次冷脸。

  “回,回皇上,臣妾,臣妾在回来的时候还一同带回了与他住在一起的那个小丫头,臣妾这就让她走,保她无事。”

  “哦?与他住在一起的丫头?现在人在何处?”

  “回皇上,臣妾将她安排在刚入宫宫女的住处了。”

  “带她来!”

  “皇上,这……”

  “德妃这是在抗旨吗?”

  “皇上,臣妾不敢。只是那是个跑江湖的野丫头,怕她不懂规矩,惊了圣驾。”

  “这儿不是已经有个嫌疑犯了吗?还怕再多来个不懂规矩的?”

  “是,安公公,还不快去把人带来!”

  跪在地上多时的安公公终于被派了个差使,而看皇上的眼色,似也无意阻止他去带人。他自是会意,德妃安排他去的意思,就是赶快给牧兰之服下解药,再多说几句好话,不要再让他们的事牵扯到德妃头上了。

  安公公照办了。但不知为什么,此时有些揪心的竟是雪儿,她在介意刚才德妃所说的与漫修住在一起的那个丫头的事吗?牧峰父女和漫修一起失的踪,他们住在一起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可为何,心里就是这般不舒服呢?

  “看看吧,你该熟悉的。”

  在安公公退出去带牧兰之来的时候,皇上把他手中的一张纸递给了身旁的戚公公,而话却是对着漫修说的。

  戚公公将纸交给他之前,漫修便猜出了那是什么,上面有画影,下面有字,透过纸背面印出的图影,漫修便知道那是当年捉拿自己的海捕文书了。

  说起来,自己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海捕文书。在军营被周欣然派人掠去了欣园之后,就过着非人的日子,被祁天晴和牧峰父女救出后,又经历了生死之劫。再后来,就是跟着袁叔叔他们一起生活在深山里,袁叔叔是经常能出去打探情况回来告知他的,而他,却着实没出那深山一步。

  漫修看了看画像,也就六分像自己吧。若是他画,估计能比这画得好得多。但也不能怪这执笔之人,毕竟,那人只是通过描述,凭着想象画出来的,又没见过他的真人。

  “见了自己的海捕文书,作何感想啊?”不知皇上怎么了,刚刚明明还是十分愤慨的,此时见漫修双手接过这海捕文书,眼睛阴晴不定,一直看个不停,竟平静的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