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4)(1 / 2)





  行了行了,我这才出门几个月, 你们俩怎么就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芙笙呜咽着:少少爷,奴婢奴婢就是好想你嘛~

  是啊!是啊!芙翠也跟着附和, 奴婢从小一进府就跟着您了,还从来没离开您那么久, 一想到你在外面吃饭睡觉没人照顾,奴婢就好担心啊!

  我又不是小孩子,没人伺候着还活不了了?再说我这不是都好好的回来了?

  可是芙翠盯着温知如上下左右使劲瞅了又瞅, 可是奴婢觉得您又瘦了!世子爷的人一定没有照顾好您。

  话说到这会儿马车已经到了温府门前,温知如下了车正在两个丫头的前簇后拥下往自己的落英榭走,别瞎说,哪儿就又瘦了,本少爷我是长高了才对。

  芙翠抬起头看看温知如又看看身边的芙笙,仔细比对了一番,哎,好像是哎,少爷您又高了些许。

  好了,别说这些没用的。温知如阻止了两个丫头继续没用的念叨,转了话题,我不在这几个月,府里怎么样?可有发生什么大事?

  大事啊?芙翠一脸迷茫的望着天。

  温知如得了皇帝的差事和贤王世子一起出京办案,这对于一直以来恨他恨到牙痒痒的钱氏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即便皇帝没有给温知如什么实质性的官位,可只要这次差事办得好,还怕以后在官场上没有立足之地吗?

  而且他现在已然是温府的嫡长子,首辅大人也看重的很,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可即便她心里气到不行,但人已经不在京城,钱氏一个没什么见地和本事的妇道人家也拿他没辙,这些日子倒也没有再来落英榭搞什么鬼,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培养自己的儿女上。

  以至于芙翠这两个月闲来无事,过起了猪一般除了吃就是睡的日子。

  少爷,咱们府里马上就要出一位皇妃了。还是芙笙有点机灵劲儿,总算没忘记观察府里的动向。

  哦?怎么说?

  皇上前月下了诏,说过了年之后要在大锦朝内选几位家世、容貌、才情都绝佳的女子入宫为妃。不过皇上说了国库不充裕,所以也不想大肆铺张,只是交给内务府与太后先拟定了一些符合条件的秀女名单,再由皇上定下日子进宫面圣。咱们府上就收到了太后的懿旨呢!

  是嘛?那爹是什么意思,他打算让府里那个姑娘去?

  听老爷的意思好像说是不管,他说咱们温府用不着攀上皇亲这层关系。

  嗯。温知如点点头,这确实是他爹的作风,那钱氏怎么说?

  夫人当然想让四小姐入宫,毕竟那是她的嫡亲女儿,不过听内务府的意思,太后娘娘好像比较中意三小姐,说是四小姐年纪太小了些。

  呵。温知如不以为意的冷笑一声。

  什么年纪小都是借口,钱氏的大女儿温知嬿比起桂姨娘的女儿温姌,不过才小了三、四个月,过了年都是十四,正是谈论婚嫁的好年岁。

  看来太后应该是听了舒宁长公主的推荐,打算选这个温姌做棋子。

  其实要仔细分析起来,就算没有那日朝安郡主生辰宴上温姌对长公主的刻意示好,她也是比温知嬿更合适这个位置。

  知嬿到底是温府嫡出的女儿,又有钱家人在背后撑腰,皇帝就算不喜欢她,场面上也不会太难看,若是将来她再怀上龙种,以知嬿的出生,未必没有争夺储君的机会。

  而太后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巩固她在后宫地位巩固她阎家在朝廷地位的棋子,知嬿出身太高根本控制不了。

  相反温姌就不同,温姌不过是一个没什么势力的陪嫁姨娘生的女儿,就算入了宫,以温彦丰今日只手遮天的势力来看,有没有一个后宫嫔妃做靠山根本不重要,温姌能不能在这个后宫活下去,还是要看太后和淑妃的脸色,就算生得皇子恐怕最后都会落得过继的下场。

  只是钱氏这个女人又怎么会甘心放弃这个做皇上丈母娘的机会,看来她早晚要出手。

  温知如一边想着芙笙的话,一边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院门前,前脚跨出的步子还么落下,就有小厮匆匆跑来,大少爷,老爷听说您回府了很是高兴,让你得空去一趟书房。

  温知如:爹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是啊大少爷,前几日您传家书回来,说今日回府,老爷一早就从宫里回府等着呢!

  那你先去回爹一声,说我进屋换件衣裳就去。

  是的,大少爷。

  ******************************************************************************

  回来的路上经历了太多事,所以他们一行人未免赶得急了些,四、五日没换的衣裳在原本鲜艳的色彩上都蒙了一层灰。

  本来照规矩他们进京后应该稍作休整,更衣沐浴再去觐见皇帝,但锦翌珲等不及告诉小皇帝这一路上的遭遇和瑞王爷隐藏的阴谋,直接就进了宫。

  如今倒不是说温彦丰在意这些,只是穿着脏衣服的温知如自己忍不住了。

  简单的用温水擦了下身子,换上干净的新衣,虽说才离京几个月,可明显袖口紧了,衣摆也不够长了。

  芙翠感叹道:大少爷的个子长得可真快,还说留着那几件新衣过年呢,这么看又得找人赶做两身出来了,回头过年了府里人来人往,穿这身可不好看。

  芙笙回道:离除夕可还不到五日了,京城里好些商家也都关门了,怕是要赶不及。

  那可不行,咱们少爷现在已经是府里的嫡出的大少爷,穿着这短了一截的衣裳可不要被人笑话,我这就去找刘嬷嬷想想办法,无论如何都得做两件新的才行。

  温知如看两个小丫头你一言我一语,闹的头疼,好了,穿什么衣裳我倒也不在意,不过过年难免有亲戚朋友来府里,这衣服是看着寒碜点,实在不行的话你让刘嬷嬷看看,能不能稍微改长些。哎对了,原来府里那个余氏针线活就不错啊,她人呢?

  呃她虽然料到早晚要说,可冷不丁的被温知如这么问起来,芙翠一下子就慌了,看着温知如眼眶发红,人也颤颤巍巍的。

  怎么了?她出了什么事?是病了,还是闲儿不好了?

  少爷,余氏她她

  到底是芙笙个性坚强也胆子大些,替芙翠回道:回少爷,余氏,死了。

  死了?怎么回事?听闻这消息的温知如心里也不禁一惊,刚还急着整好衣衫要去温彦丰书房,这会儿干脆又坐了下来,快,给我仔细说说。

  芙翠再听不得这死人的事儿,还没等芙笙继续就拿着温知如的衣裳跑去找刘嬷嬷了,留下芙笙一个人慢慢给温知如说起来。

  其实奴婢也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前几月少爷您离京之后,贤王府就派人来了,说余氏是王府里的丫鬟,因为和府里下人私通有了身孕逃出来的。他们不知道还从哪儿把余氏的爹娘也请来了,当面承认在几年前就把自己女儿给卖到了贤王府做工的。老爷夫人看这情况,也就让贤王府的人把余氏和闲儿带回去了。只是没过几日就听说余氏突发疾病暴毙了,贤王爷说念她在府里服侍多年,虽说一时错了主意做下这些不光彩的事,还是可怜她孤儿寡母,就出了点钱给她找了地方安葬,还说要将闲儿收在府里培养。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更新了嗷嗷嗷~~我一直在惆怅写到哪里才能算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