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6)(2 / 2)

  有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他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身处何方,直到一阵抽搐般的刺痛从手腕上源源不断传来,才唤醒了盛灵玉的感知。

  盛灵玉勉强抬起手臂,看到右手手腕被纱布紧紧包裹着,纱布崭新又密集,看上去新换上不久。

  一瞬间,所有的记忆宛如潮水一般涌来,被他暂时忘却的痛楚在四肢百骸之中汹涌奔腾。盛灵玉记起了母亲的死讯,父亲的罪行,盛家的陨落,祖父的清名,妹妹的安危一切的一切,都在刹那间化为密密麻麻的锥心之痛,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盛灵玉发出了轻微的响动,声音惊动了外面守着的宫人,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凑过来,询问道:盛公子醒了?

  那小姑娘正是海棠,已经奉命守着盛灵玉好几个时辰了,这会儿听到床上有动静,立刻便赶过来,她来得快,一眼正看到盛灵玉痴痴望着自己的右手静静出神。

  海棠本有许多的话想说,见了此景胸口不禁堵住,一时哑然。

  一个时辰之前,正是她给盛灵玉更换的绷带,虽然她年纪轻不懂医术,可盛公子的伤处刺破了血肉贯穿了筋脉,怎么看都很难痊愈,她觉得可怕,偷偷去询问过平无奇,那一刻平无奇沉重摇头的模样令她到此刻还觉得难过唏嘘。

  盛公子是多好的一个人。

  有关别人的伤心处,海棠自然绝不会主动提起,她匆忙问道:盛公子身体疲惫,许久都没用过吃食,奴婢给您备了些,公子可要用一点?

  盛灵玉没有回应,依然在迟缓地发呆,那副样子让海棠想起了出门之前的小皇帝。说来陛下离去之前,也曾捧着盛公子的右手出神许久,不同的是盛公子面无表情,而陛下脸上的神情远比盛公子自己看右手的神态还要悲伤许多。

  海棠回过神来,又道:盛公子可是惦念着盛姑娘?公子放心,姑娘夜里头一夜安睡,虽还没醒,但已经好多了。

  盛灵犀的消息果真唤醒了盛灵玉的神志,盛灵玉回过头来聚集意识,对此刻的认知完全清晰。

  都记起来了,他现在在正阳宫,灵犀也在正阳宫,是陛下

  陛下庇护了他们。

  昨日的一切,盛灵玉身处其中却觉得无比地混沌,周围的一切都在推着他走,他什么都顾不上,什么都没有想,而现在,思维清晰了,他终于想起来了太庙之中小皇帝吐的那一口血,想起了他亲手摔碎的白玉簪,想起了在他绝望之时获得的那一丝希望。

  他叫陛下不要管。

  但陛下还是管了。

  在他万念俱灰的一刻,是小皇帝伸手将他拉了起来,小皇帝甚至还抱了他,纵容他之后的那一番失态。

  为什么?为什么陛下还是选择盛灵玉一阵沉默,许久之后,他开口问道:陛下在哪里?

  盛灵玉的声音非常干涩,和他平时清朗的声线相差了太多太多,海棠听得愣了愣,这才回道:陛下今日上朝去了,走了已有小半个时辰,不过陛下走之前曾特意嘱咐了奴婢照顾好公子,公子若有什么事,尽可吩咐奴婢。

  小皇帝病了三四日,昨日又有吐血,盛灵玉并不明白:他的身体

  海棠知道盛灵玉的意思,急忙回道:公子不用担心,陛下的身体已是见好了,按理还是应该休养几日,可惜立后之事事关重大,牵涉甚广,陛下又要调解,又要在场,因此必须要去。

  海棠本是解释,不想换来了盛灵玉更多的疑惑,盛灵玉自醒来之后,面上一直没有表情,这一刻,他的脸上忽然出现了裂缝,盛灵玉问道:立后?

  这话问得海棠茫然不解,昨天平无奇亲自陪着盛公子接回了盛家姑娘,那么长的一段路,海棠以为盛灵玉早就知道了,却没想到平无奇并没有跟他说。

  盛公子原来不知道?海棠愣怔一秒,不得不亲自解释道,陛下已经在正阳宫传达了旨意,准备立盛公子的妹妹做皇后,此刻朝堂之上想来正在谈论此事,等谈完了,陛下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迎接盛姑娘入主中宫,从此以后,盛姑娘便是陛下的皇后。

  喘了口气,海棠轻轻笑道:自然,盛公子就是新的国舅爷,再也不必担心了。

  立后是何等大事,盛灵犀成了皇后不仅意味着盛灵玉和盛灵犀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更是昭示其余受到牵连的盛家分支也有了一条活路,并且能获得保护,不再受多余的屈辱。海棠想用这个消息让盛灵玉稍许展颜,可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完,盛灵玉忽然趴在床前干呕起来。

  宛如失控一般,盛灵玉面色苍白地不停向外吐,可因为长时间空腹,再三干呕也吐不出什么,只有眼下泛青,眼眶中出现了一点点湿润。

  海棠被吓了一跳,赶紧拍打盛灵玉的后背试图让盛灵玉舒服一些,奈何毫无作用,她拍了很多下,盛灵玉都没有好转,那些生理性的泪水反而汇聚变多,造成了一种盛灵玉仿佛要落泪的错觉。

  第62章

  同一时刻,康绛雪正处在朝堂之中,他昨夜几乎一夜没睡,盛灵玉昏睡过去之后他又陪了盛灵玉许久,一直到天蒙蒙亮朝臣们开始入宫上朝才真正离去。

  他走的时候,盛灵玉握着他的衣衫不肯放手,康绛雪不得不将整件衣衫都脱了下来。平无奇怕小皇帝再着凉,又怕他病刚刚有所好转会再度严重,强逼着小皇帝吃了好些东西。

  吃不下也要吃,吃完了再接一碗药。

  不知是平无奇的种种努力起了作用,还是小皇帝靠意志真的彻底撑过了这场病,康绛雪虽一夜未睡身心俱疲,但这日的早朝却从始至终跟了下来,在场文武百官林林总总说的每一句话,康绛雪都清楚地听进了耳朵。

  也正是这场早朝,让康绛雪无比清楚地认识到,他一直以来不想涉足的朝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是战场。

  一个看不到硝烟却无比残酷的战场。

  争论从一身红衣的苻红浪移到太后身侧开始,官员之中忽然有人站出来提起了小皇帝应该立后的建议。

  小皇帝年纪摆在这里,立后之事早就应该有了动静,长公主心中也早就有了有利于自己一派的人选,因此立刻有意无意地接话:本宫也正有此意,陛下确实该立后,不过叛乱尚未彻底平息,现在提此事,可是不妥?

  臣子回道:此刻皇城之中百姓人心惶惶,正需要大事来彰显皇家威仪,稳定人心,立后看似突兀,其实正合民意。

  回话的臣子平时是个中立派,提出的又是众人都感兴趣的话题,长公主顺势问道:那卿家可有推荐的人选?

  问出这话的同时,长公主轻轻咳了一声,在场的官员之中,立刻有众多人挺直了腰板,蓄势待发。

  这些人都属于长公主一派,虽然杨惑外出搜捕叛乱余党不在京中,但其余的人一个都不少,他们对于长公主的意思心知肚明,也都清楚皇后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是平衡长公主派系和太后派系的中心位。

  这个位置搁置了很久,表面上看似是因为小皇帝荒唐无度不想立后外加没有名门贵女想要嫁进中宫,实则是源于长公主和太后两派都有意插进自己的人但无法达成一致,这才使得皇后的头衔一直空到了现在。

  如今立后之事在朝堂上提起,长公主和众人皆不确定这人背后是不是得了太后一派的授意,可他们双方都在此事上做好了准备,纵是提起来也不慌乱。

  冲突一触即发,长公主当下在心中过了好几遍皇城之中贵女们的人选。

  然而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臣子跪在地上,说出的话打了在场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臣子道:臣推荐将前盛国公之孙女盛灵犀册为皇后,此女容貌倾城,温婉贤淑,又是盛氏遗孤,乃绝佳的人选。

  此言一出,长公主眉头一挑,几乎是瞬间就变了脸色,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另一边的苻红药,可后者反应平平,既看不出惊讶也看不出得意之色,而苻红药身旁的国舅苻红浪点起了烟斗,对着长公主轻轻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