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假夫妻第42节(2 / 2)


  读书人向来说君子远离庖厨,可自家太太不善庖厨怎么办?

  沈成钧并非拘于礼法的人,在昆明那会儿没少下厨做饭。

  倒是来了首都后,又请了隔壁四合院的一位大嫂帮着做饭打理家务,再加上学校事忙,他这才远离厨房。

  但如今馋虫上来,他就想弄点吃的。

  “老郭要过生日了,我总得准备点生日礼物是吧?要送其他的过于碍眼,做个枣糕给他礼轻情意重,你觉得如何?”

  她觉得不怎么样?

  还不清楚这她老伴的心思?

  沈母看着那头发花白的人,到底还是没有反对,“你呀,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一副顽童的心呢?”

  ……

  沈成钧所说的老郭是文化教育委员会的主任,他们早年就有交情,如今在一个部门里,自然又多了几分往来。

  生日礼物往贵重了送不合适,可若不送也不合适。

  这枣糕说白了不过是几个馍馍而已,货真价实的礼轻情意重。

  郭主任没想到自己这生日竟然还有加餐,也是直乐呵,他素来对朋友慷慨,便是让小儿子拎着一挂前段时间刚从乡下弄得腊肉送了过去,全当作还礼。

  小郭同学刚要出门,忽的被父亲喊住了,“等下,我与你一道过去。”

  寿星公忽然间过来,这让沈家热闹了下。

  郭主任拿着那枣糕问,“你不觉得哪里不对吗?”

  沈成钧点了点头,“若是新鲜枣子,味道会更好一些。”

  只不过新鲜枣子哪能长途跋涉从黄河边运到首都呢?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不过老沈你们学校能不能引进这小枣,我觉得比我寻常吃到的都要好。”

  沈父稍有些迟疑,“我试试看。”

  他本是大家族出身,只不过几十年前国将不国,家族什么的也都成了累赘。

  建国后沈家还有些产业,头些年都被沈父捐给了国家。

  国家感动于其主动捐献资产,便是购置了这处四合院安置沈家人住下。

  国破山河乱的几十年,沈父早已经忘记他幼时也是豪门阔少。

  忘记沈家曾经有好几个厨子专门给做饭,每日里都是山珍海味。

  如今虽说清苦了些,但他倒也知足。

  正如同现在和老友讨论这枣糕里的红枣,总没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了。

  毕竟他如今可是农业机械化学院的院长。

  只不过他家的这个小儿子,回国后就一直东奔西走,自己这封信,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到他手中。

  ……

  叶英最近经常会遇到付常德,这个付家庄的庄稼汉没事就会坐着羊皮筏子横渡黄河,来黄家庄这边找叶英。

  今天带来点花生,明天拎来一兜枣子,后天则是会带一条鱼。

  就是从来没有直接问叶英,什么时候能打开销路。

  叶英瞧着付常德那张脸都快憋成了紫色,忍不住打趣,“你那些枣子难不成要坏了?”

  “怎么可能,好着呢,我之前晒得透透的,放个一两年不成问题。”

  叶英点头,“那就是了,就算是我写信人给我回信,至少也得一个月时间,常德大哥你别着急啊,我既然敢应允你,肯定会帮着你把那些枣子都卖出去的,年前肯定行,你且再等等。”

  付常德听到这话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叶英妹子你别在意,我不是想要催你,就是……”

  “我知道。”

  一个庄稼汉,东凑西借把付家庄村民的钱全都搜刮了起来,屯了那么多的枣子,肩上的担子重着呢。

  “这都十一月了,黄河快结冰了吧。”

  “差不多了。”

  付常德往南看去,他能嗅到河水的味道,其他人说他有毛病,但他真的能闻到。

  “等回头上面结了冰,冰结的厚厚的,到时候咱们可以凿个冰窟窿捕鱼。”

  这鱼啊,冬天正是肥美的时候,炖汤喝再好不过。

  叶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回头锅里放上两颗枣子,味道会更好,你要是喜欢烤鱼吃,可以把这枣切片放到鱼肚子里,味道也挺好。”

  付常德笑了起来,“行,回头我试试。”

  这次回去后,这个庄稼汉有三天没来找叶英。

  而第四天,叶英正在村子里忙活着,县里头来车接她。

  说是有电话找她。

  等叶英到县委大院已经是半个多小时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