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假夫妻第112节(1 / 2)





  哪怕她并没有叶英高,可是那种眼神,很明显。

  “想要和叶英同志你聊一聊都不容易,大忙人呐。”

  这话透着几分阴阳怪气,就连关定国都觉得很不舒坦。

  这些天来找叶英的人挺多,但没一个这样的。

  叶英倒是平静,“是啊,忙人没空跟雪梅同志您这个闲人扯,不好意思我还有事,先走了。”

  她撂挑子走人,这让关定国觉得有点爽,毕竟那个刘雪梅脸上神色难看极了。

  可又有点担心,“她坐着小轿车过来的,你这么说合适吗?”

  过去这些天,除了卓君开车去火车站接叶英,其余时候都是两个轮子代步。

  “那怎么办呢,要不她来打我一顿好了。”

  关定国:“……”这玩笑,好冷呢。

  叶英压根没在乎,她已经问好了路,找到公交车站,直接去了那边的榨油厂。

  榨油厂做的是大豆油和棉油,花生油数量都很少。

  植物油的提取方式多多少少有几分相似。

  榨油厂的副厂长倒是很热情的招待,毕竟人家有工作证嘛。

  “咱们油厂头这几年萧条了些,不过到明年就好了,同志你们这是打算在哪里开工厂呀?”

  叶英笑了笑,报出地名这副厂长都没反应过来,总觉得听过但又不是很确定。

  “那是挺远的。”

  他说的含糊叶英也没在意,只是又细细问了几句,这才离开这边的榨油厂,去饲料厂继续参观。

  饲料厂这边机器运作,声音轰隆作响。

  工人们正在往传输带上送秸秆。

  这才是饲料的主要来源。

  车间主任不知道这位到底什么来路,但还是很认真的接待,“咱们厂出产的饲料谁用了都说好,不过同志你那里想要生产,也是想要用秸秆吗?”

  叶英点了点头,“秸秆为主,不过藻类是不是也可以做原材料?”

  “可以的,有些矿石也行,但是藻类哪有那么多呀,还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农民一般都拿这个当柴火,有的懒的收了麦子直接地里一烧,你是不知道那会儿这首都的天那叫一个黑。”

  这年头造成环境污染的,除了工业废气废水和生活废气排出,最大的就是秸秆焚烧。

  毕竟草木灰也可以做肥料。

  在化肥短缺的年代,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

  “这也是为了抢种嘛。”

  “谁说不是呢?这几年天旱,倒是没怎么烧秸秆,有的还送到我们这里来卖点钱,给个辛苦钱也不算啥,我们这人去乡下收,不也是得开车耗费油钱嘛。”

  这一番话倒是要叶英有些惊讶,她是真没想到国营工厂竟然还有这般灵活手腕。

  倒也不是叶英觉得国营工厂僵化,其实国营厂在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十分的高。

  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国营企业依旧是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

  企业的本质是盈利,但凡和资本挂钩,小名里挂着私这个字的,又有多少会将巨额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呢?

  的确有,但少之又少。

  国企有国家托底,造福的是国计民生,说是企业性质决定也好,说是不得不为之也罢。

  在叶英印象中,国企更走流程。

  这般便宜处事,倒是让她有些没想到。

  那车间主任嘿嘿一笑,“你可别小看我们饲料厂,咱们这里接待过外国友人、市长、□□,连主席都来过哩。”

  他脸上透着骄傲,这让叶英也笑了起来。

  那是对于伟人的真是崇拜。

  就连曹大姐都这样,春节的时候会烧香,求老天爷保佑领导人身体康健。

  这是这个年代最淳朴的信仰。

  关定国有些羡慕,“我都没见过呢。”

  他当兵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想要出现在阅兵仪式上。

  可惜两年前错过了,大概再也没这个机会。

  叶英瞧着神色中带着几分惆怅的人,安慰了一句,“说不定日后还有机会呢。”

  她真的只是安慰人而已,哪晓得关定国打蛇随棍上,“那你答应我了,肯定要帮我做到。”

  叶英:“……”兄弟,我看你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