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章(1 / 2)





  见状,齐玉湮怔了一下,轻声叫道:“皇上……”

  “我是他父亲,这个也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他没有看她,只为暄儿扇着风。

  闻言,她呆了呆,然后转过脸去看着孩子,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是,嘴角的那丝笑意,似乎也怎么也藏不住,便在唇边绽了开来。

  这一刻,她真的觉得两人似乎就像寻常夫妻一般,守在最心爱的儿子身边,为他扇风,看他入眠,共享人世天伦。

  李暄的乳母黄氏发觉,自从李暄回了重华宫后,自己这小主子的身子居然一天一天好转起来,不到半个月,这李暄便好吃好睡,再也不日夜啼哭吵闹了。

  见此,她心中不由暗暗称奇:这李暄如此小,竟然也能如此懂形势。他是知道回到自己亲娘身边了,可以安枕无忧了,才这么不哭不闹的吗?

  不过,不管怎么样,黄氏心里还是高兴的。李暄现在身子安好,作为他的乳母,便不用担心他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会被皇帝怪罪。

  于是,这黄氏更用心地照顾着李暄。

  在众人精心地照顾下,李暄便一天一天长大了。

  到晚夏时节,也是李暄也满周岁了。

  李璟也给自己的独子李暄办了一个抓周的仪式,还将自己的帝玺也拿来作喜头。李暄倒也不客气,左右开弓,一手抓了毛笔,另一只手居然正正抓到了帝玺。

  当齐玉湮看见儿子抓到帝玺之时,整个一下便愣住了。前世李璟并没有将帝玺拿来给李暄抓周,也就没有这般曲折之事。可现在,李暄居然抓了帝玺。这是他想当皇帝的意思吗?

  虽然是父子,这事也有些避忌的吧?

  大轩继位,一直都是父死子继。

  要知道,李璟如今也才二十出头,李暄要做皇帝,是咒父亲早死,还是要赶着父亲让位?

  想到这里,齐玉湮心里一紧。

  ☆、第78章 约定

  周围之人见到李暄抓了帝玺,也是一愣,瞬间嘈杂的人群便都鸦雀无声了。

  以往皇子们抓周之时,没有人敢拿帝玺来做喜头的,自然也没有皇子抓周抓到帝玺之事。大家见此情形,也不知道皇帝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也不知该不该道贺,索性便都不说话了。

  此时,只见李璟几声大笑,然后从齐玉湮怀里抱过李暄,说道:“我儿有志气!父皇一定助暄儿成大业!”

  李暄还不太懂事,看父亲哈哈大笑,便也咧着嘴咯咯笑了起来,两只手把帝玺与毛笔握得紧紧的。

  众人见李璟似乎很是高兴,也纷纷附和起来,夸赞李暄聪明伶俐、才情好、有志气。

  萧家世代书香,萧太后见李暄抓了笔,也是极为欣慰,对李暄更是喜欢,忙笑着说道:“暄儿是皇帝的嫡长子,自然非一般人可比。”萧太后这话很明显,暗指李暄因为养在郑妁名下,是嫡子,应当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郑妁闻言,笑了笑,侧眼看了看齐玉湮,却并未说话。如果自己一直不得宠,李暄作为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太子,自己的地位都愈加稳固,这样也不错。

  进宫来给李暄过周岁的齐母陆氏见状,忙顺着萧太后的话说道:“太后说的极是呢,无论天家还是百姓,嫡子自然尊贵些。”

  陆氏想得很开。反正不管暄儿在谁人名下,始终都是她的孙子。自家孙子能做太子,日后继承大统,自然是美事一桩。

  齐玉湮见萧太后与李璟都对李暄抓了帝玺一事毫不在意,这才长抒一口气,直道自己先前多虑了。

  这天周岁宴,宾客尽欢。天色黑尽了,众人才慢慢散去。

  回到重华宫,齐玉湮在偏殿将暄儿哄睡之后,又叮嘱了黄氏几句,这才回到正殿。

  李璟坐在案边看着书,见她过来了,忙将眼睛从书上移开,对着她笑道:“回来了?”

  “嗯。”齐玉湮微笑着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我把这点看完。”他说道。

  “皇上看书吧,不用管臣妾的。”她笑着应了一声,拿起茶壶正准备给他倒茶,不想茶却凉了,她皱着眉头说道:“这帮人怎么伺候的?茶凉了也不给皇上换!”

  “是我想安静看书,叫他们不准进来打扰我的。”他道。

  她一愣,忙说道:“请皇上恕罪,臣妾不知扰着皇上了。”

  “你除外。”他笑着说道,“有佳人红.袖添香,另当别论。”

  齐玉湮一呆,一抹娇羞便抹上了她的双颊:“不过,臣妾今日无法添香,就为皇上添茶好了。”说着她便起身,为他沏了一杯清心茶。

  她的手刚将茶杯放在案上,还未来得及抬起,便被他一把握在了掌中。

  “皇上。”她抬头看着他,娇媚的一笑。

  “暄儿睡得可好?”他望着她问道。

  “好。”她微笑着。

  “他今日抓周,甚得我心。”他说道。

  想到李暄抓了帝玺之事,齐玉湮心里那小小的不安又冒了出来。她惴惴不安地看了李璟一眼,轻声问道:“皇上不会生气吧?”

  “我为何要生气?”他一愣。

  “暄儿不懂事,见那帝玺上雕了龙,一时好奇才会抓的。”她解释道。

  “你说这个啊。”他不以为然地一笑,“我若是介意此事,便不会将帝玺拿来让他抓了。我既然特意拿帝玺过来,自然想他抓到此物。”

  “可……皇上还如此年轻啊。”她说道。毕竟大轩一直都是父死子继的,总觉得有些不吉。

  “傻瓜。”他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若是暄儿真有大才,我便早些让位于他又如何?将国事交与他,趁我们俩都还能不太老,我带着你一起游遍大轩的大好河山,岂不更是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