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4节(2 / 2)


  苏青玉笑道,“你们先回去吧,队里工作多,领导是让你们回去好好工作呢。”

  “好吧。”张主任看了眼其他大队干部们,其他人都点点头。

  孙书记看着这样子,心里更好笑了,这是把他当啥洪水猛兽呢。

  不过从这也看得出来,这些干部们对这个年轻书记也是很支持的。

  打发走了大队干部们,苏青玉就和苏卫国一起陪同领导们参观苏家屯,带他们去队里慰问社员。

  路上孙书记也看到了苏家屯的学校,也闻到了苏家屯的油香,看到很多社员都来来往往的,看到苏青玉之后还准备跑过来的样子,又看着苏青玉身边的领导,就没过来。

  孙书记好奇道,“他们这忙什么啊?”

  苏青玉面对县里领导也没紧张,以前念书那会儿,他们学校还给政府当过志愿者,帮忙接待外宾考察团,啥领导都见过。虽然没说过话,但是大场面是见过的。

  她镇定道,“队里趁着大家都闲着,就发了一些通知。年底收生猪的、还有厂里招工和去油厂拿钱的事儿。”

  收生猪的事儿孙书记还是知道,就对厂里招工和油厂拿钱的事儿好奇。

  “是油厂招工,你们要扩大厂子了?”

  苏青玉就笑着道,“是啊,今年在所有社员的共同努力,还有公社的支持下,厂里的效益不错,就想着扩大厂子。也多亏了县里机械服务公司能够提供农用机械,这样我们招工也不会耽误农活了。”

  孙书记点点头,再次觉得这个农用机械很不错。这闲置出来的劳动力,能够开厂子。

  “那油厂拿钱怎么回事?”

  苏青玉就把社员们在油厂榨油存油,然后年底拿钱和奖励的政策解释了一遍。

  何书记和朱社长也在一边帮腔,说这个政策在公社也是得到了社员们普遍的支持。

  孙书记通过苏青玉这些事儿,心里就改观很多了。最起码肚子里是有东西的,不是空荡荡的草包。

  “节省油还要给奖励,这倒是稀奇。白给老百姓送钱了。”

  苏青玉笑道,“咱集体厂子本身也不是为了赚钱,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让他们过幸福生活。”

  孙书记觉得有道理,这年轻人思想觉悟高啊,“就是要这样,赚钱什么的都是其次的,那是资本家干的事情,咱走集体的,就是要以老百姓为主。但是也不能搞浮夸,该咋样就咋样。”

  苏青玉忙不迭的点头,“是的,我们也是量力而行。”

  这会儿孙书记已经彻底改变自己对苏青玉的印象了,觉得这个同志虽然很年轻,但是也很优秀。

  思想也很成熟很积极向上。他又问了一些苏青玉关于队里的工作安排。

  这些事情苏青玉都是计划的清清楚楚的,啥都能说上来。

  说了明年的种植任务,明年农用机械的增加数量,还有关于建厂,招工安排,还要给队里安排卫生所之类的。全都有清晰的安排。

  边说还边指着那些未来要建设的方向,告诉他们大队的规划。

  孙书记听的津津有味,他对着何书记和朱社长点点头。

  这下子朱社长和何书记都松了口气。

  一行人又挑了家房子比较破旧的人家去慰问。也没空着手,都是拎了东西来的。

  家里的老人一看苏青玉来了,十分热情,让她进屋里暖暖。

  苏青玉笑道,“九奶,这是县里的领导和公社领导来关心你们的生活啦。”

  崔九奶一听就激动了,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这,这哪里需要关心啊,咱现在日子过的好,不用担心啦。”

  崔九奶是个寡妇,家里儿子走的早,媳妇就改嫁了,就留下一个孙女,好不容易拉扯长大的。

  本来一直担心以后孙女不好嫁人,嫁人之后她成孤寡老人了,家里要绝户了。但是这次队里搞出了建房补贴的事儿之后,这问题就给解决了。苏家屯的女娃子成香饽饽了。连崔九奶家这样的人家也好找亲家。

  她孙女说了个别的大队的小伙子,人家愿意来这边生产队生活。小伙子家拿个六十块,崔九奶拿出存了多年的八十多块钱,两家合在一起修房子,加上队里的补贴,能修个小两间的房子了。这样老人和孙女还能住一起,孙女也不用嫁出去了,还能住新房。这不小两口都去上进修班去了,就指着参加招工呢。

  这日子过的有盼头了。

  老人家年纪大了,也没那么讲究,拉着领导的手就说现在日子好,感谢党,感谢领导,“咱过的好,队里补贴修房子,女娃子都有份,咱家不用当绝户头了。”

  她说的自己都激动哭了。

  孙书记忙扶着老人,“老乡亲,让你们过得好,是组织最大的心愿。”

  “是真好,咱大队过的都好,咱大队干部干的好,青玉,青玉也好,她特别好。领导们可要信任青玉啊。”

  孙书记笑着道,“你们说她好,那她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十点见。

  第117章

  从九奶家出来, 孙书记又去了几乎人家, 基本上都是说大队干的好, 说苏青玉好的。说今年干活没那么累, 但是收入还高了。

  就眼睁睁的看着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虽说没一下子大富大贵,可让人看着希望了, 能够坚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对明年的生活也更有信心和期望。

  走访了几家之后,孙书记心里,苏青玉这个印象更上了一个台阶了。

  之前可真是他想的太早了,这个通知当大队书记,不是公社瞎搞,是真的民心所向啊。

  孙书记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 也是从基层走出来的, 做的好的干部也见过很多,但是能这么让社员们拥护的夸奖的,也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