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0节(1 / 2)





  “这路可是为咱们苏家屯修的,咱不能不知道好赖,啥都靠着队里和公社。你们看那个队里修路,社员不出钱的?那都得出钱,可咱队里好,不用咱们出钱,就让咱出一把力气,这没话说的吧。”

  “那没话说的。”

  其他人点头。

  “这就对了,到时候就抽个人出来修路,得是能干活的,可别安排娃子老人的,耽误修路的工程。咱早点把路修好了,也走一走水泥路。那路到时候可比咱家里地面都干净。”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虽然也有偷懒耍滑的人,但是那毕竟是少数,在这种动员下,每家每户都没有啥意见。这路修好了也不是大队干部去走啊,那不都是给队里人走吗?自家人都是要走的,出一把力气咋了?

  要不是为了他们这些社员,队里也没必要修路啊。先是石子路,现在又是水泥路的。

  所以对于修路这事儿,大家积极响应。地里实在忙的时候,就半天收拾地里活,半点修路。早上起早点,晚上回来晚点,这时间也就补上了。

  苏青玉听了各个小队的反馈之后也很欣慰。

  队里人都知道好赖,面对建设上的大事情不拖后腿,这就很不错了。

  唯一就是队里的会计苏大宝拿着那刚刚捂热的钱叹了口气,“这又得花出去了。”

  苏青玉笑道,“咱这是功在当代,利在未来很多年。”

  别的不说,就明年改革开放之后,这条路就是一条招财路了。

  为了修路,公社可不止是出钱了,还要走程序,找县领导批条子拉水泥和其他建筑机器。

  孙书记最近也在为了县里建设发展出力,这不,准备在县里扩大制衣厂。他认为宁安县这样的轻工业县城,还是要多发展轻工业,服装又是大家所需要的,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所以决定在原本的服装厂上,扩大规模。但是他也明白,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小厂办起来效益都不好,外面那些大百货,包括供销社,那都是认准大厂,小县城的销路只能在现成的各个供销社,所以他也准备找外面的厂子合作。

  不得不说,苏家屯的事儿给了他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也给他指明了道路。

  何书记来找他批条子的时候,他还在和人省城服装厂打电话谈合作的事儿。人家压根不想和他谈,客气了几句就以工作忙为借口,挂了电话了。

  孙书记气的不得了,看着站在一边的何书记,抱怨道,“嫌弃咱宁安县小,苏家屯还更小呢,海城饲料厂都去了。”

  何书记尴尬道,“咱们再找别的单位合作多谈谈,也不止他们一家。”

  孙书记喝了口水,“那可不,我还准备亲自去省城谈谈。他们那边也不止这么一家服装厂。我本人亲自去谈。”

  何书记叹气,他也想去谈啊,可他外面不认识人。他一个红旗公社的领导走出去在外面啥也不是。可能厂门口都进不去。

  孙书记火气发完了之后,就心平气和道,“对了,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我们公社想修路。想弄点水泥。”

  他说着将公社制定的那条修路的路线给孙书记看。

  孙书记看了看,“水泥路?”

  何书记笑道,“是啊,给苏家屯修的路。这不他们发展比较好吗,平时货车出来都不方便。之前石子路也有些颠簸。就想着干脆一步到位,修一条好路搞发展。”

  领导也比较偏爱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孙书记也是这样。

  在他的了解下,苏家屯算是逆袭了,短短两年发展的可真快啊。

  所以他审批的也没那么严格,反正也不是县里出钱,这都是红旗公社自己的事情。

  “路好好修,下面的人可不能偷工减料,要修就好好的修,可别捣乱。”孙书记严肃道。

  他就怕个别蛀虫把水泥弄回自家去修房子。一袋两袋的不起眼,但是这可是割社会主义的尾巴的行为。人人这么学,那这路也修不起来了。

  何书记也严肃道,“我亲自盯着,绝对不让哪怕一捧水泥被人动。”

  孙书记点点头。

  水泥的事儿办妥了,再就是联系县里修路队了,也不要他们的人,主要是要修路的机器。这事儿都好安排。

  才花了几天时间,这修路的事儿就算定了。

  公社的干部就和苏家屯的干部约着一起亲自在这条路上进行规划。从哪里开始修,修到哪里结束。包括修多宽。

  大队的干部们都乐呵呵的,高兴的不得了,各个出谋划策。

  苏卫国道,“早晚有一天,咱得把这矮子山给挖了。这小矮子不顶事还挡道。”

  苏小六笑道,“卫国哥,要不你带着你们家娃子每天来挖一点?”

  “去你的,我儿子说了要去学知识,以后用机器挖。

  苏青玉心道那不就是挖掘机吗?

  因为之前有石子铺了一层,所以也算是有路基了,可算是省下了一道工序。

  这修路工序倒是不算麻烦,但是修路期间这路就得堵了,不能过,一直到修好之后好几天,都不能走。

  这来来往往的可不止苏家屯的人。就怕到时候人家走来走去的。

  苏家屯的干部们也不是吃素的。

  “没事儿,咱就在这旁边挖一条小道,他们咋走都行。”

  “再安排人守着这路,路上多安排几个人,谁也不能搞破坏。”

  “对,谁想割咱这社会主义的尾巴,咱就和他们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