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3节(1 / 2)





  苏青玉听到何副县长这么说就放心了。

  县里领导支持,那她后面的工作就很好做。

  输送劳工去外地挣钱回来搞发展,争取引资进县里办厂,让贫困户可以有一份来源。

  到了县里水产公司,苏青玉就开始翻看自己的笔记本,在上面找合适的信息。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她觉得康莱那边比较好谈,但是其他单位也要多联系一下。

  特别是苏青玉估摸算了一下,一个大队总能够找出四五个懒汉的。

  一个公社也能有几十个。县里这么多公社,那就是几百号人了。

  这啥概念,这是大劳动力输送啊。

  苏青玉可不想把这些人放在一个单位里面。免得到时候他们搞小团体。

  得把每个大队的工人都打散,进行管理。让他们互相不认识,体验一下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的感觉。

  因为上次去南方都记录了联系方式的,所以这次苏青玉就直接联系上了那边厂里的负责人。

  这种劳力输送的事儿,也不需要惊动老总。分厂负责人就能做主 。

  苏青玉联系的这些都是厂里在招人竞争中不大有优势的单位。

  总不能真的坑那些好条件的单位。

  被苏青玉联系上的是一家新来电子厂。这电子厂负责人听到是苏青玉,还挺有印象。

  因为之前苏青玉和康莱合作,让康莱几次上报纸的事儿,他们可都知道。

  听说也因为康莱这一表现,让康莱在南方的投资倒是顺利了很多。

  “是苏女士啊哈哈哈,你现在在地方上是当大干部了吧。”

  苏青玉道,“谈不上大干部,也就是基层干部,给人民服务的。这不,也想着给你们这些单位服务一下。”

  “不敢当啊,你可是和康莱元华都有合作的。你这是有什么好事想着我们了?”

  “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就是想问问,你们这边需要劳动力吗?如果需要,我这边难道是可以集体输送几十号人去你那边单位。保证都是成年劳动力。”

  “劳工合作?你们还管这个?”这边厂里负责人好奇。

  “是啊,我们也希望能够让农民同志找到一份好工作。你们南方那边就业机会多。”

  “都是壮劳力?识字吗,手脚快吗?”

  苏青玉道,“我们负责扫盲之后再送过去,会有专门的人管理,都不需要你们管。”

  “一共多少人?”

  “还没定,应该有几十人吧。”

  “行,苏社长你介绍的人肯定没话说的,越多越好,多少我们都收。”

  苏青玉听出问题来了,“你们那边现在招人困难?”

  “确实啊,所以我也要和你说好,来了我们厂里了,就不能随便跳槽了,得干久一点,至少半年。可别干几天就走了。”

  苏青玉一听,更觉得有问题了,“李总,你们厂里跳槽这么严重,我听着心里不踏实啊。这可都是好劳力。”

  意思是不能坑人了。

  她也确实这么想的,虽然是送出去历练的,但是也不想让这些社员真的被坑。

  这可都是她治理下的老百姓呢。

  李总道,“我和你说实话了,我们可没对不起工人,实在是我们家小业小,和人家没法拼。你不知道,现在元华把我们这用人市场给影响了,他们那边开的条件太优厚了,导致其他单位不得不提升待遇,要不然留不住工人。好人才都往他们那边跑了。现在但凡在我们单位干的好的,只要听说那边招人,立马过去了。所以我才和你事先说好了,至少干半年,不能跳槽。”

  苏青玉心里顿时乐了。之前听元归说过他们那边单位提升的一些福利,她当时是感慨工人福利好了,就没深想后面的事儿。

  不过她也不准备把这些人送元华去。

  人家那优厚的待遇都是招收人才的,自己公社这些懒汉可不能因为走后门去找别人名额。

  要是以后他们自己做得好,自己考进去了,那算他们有本事。

  她咳了咳,“李总,你放心,我这些人我可以保证他们干半年不会跳槽。”

  “那行,几十个人我们也是可以接收的。”李总也愿意给苏青玉这个面子。主要是确实也差人力资源。

  南方这边的一些城市的人才已经被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厂给分了。其他地区的人还没有出门打工的意识。

  加上元华的影响,他们这些待遇没法比的单位,就更缺乏竞争力了。

  说实在的,要不是元华搞出的这一出 ,他们这些人还真没想到,有一天这些廉价劳动力也是分优秀和不优秀的。优秀的还需要抢。当然,他们更多的单位依然觉得宁愿花同样的钱去请两个一般的工人,也不想提供整体待遇去竞争人才。

  也正因为他们还保留着这些想法,所以后面苏青玉特意联系了一些实力不是很强的单位,说了劳动力输送的事儿,都很顺利。

  第302章

  联系好了几家单位, 苏青玉连老康先生的电话都没打。

  她准备把办厂的事儿放在老康这边,所以就不用因为这小事儿给他添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