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0章太子的婚事(1 / 2)





  路上,靖轩一直审视着太子,太子一脸忐忑,靖轩悠悠开口:“此战翔儿让为父大开了眼界,很好!”

  “是父皇栽培有方。”锦翔恭谦地答。

  “我们父子之间可免那些客套话。你自小聪慧过人,心智早熟,又肯吃苦,任何事都愿意去尝试,去学,吸取也快,为父从来无需过于劳心你的事。为父很欣慰那日收到你的来信,让为父替你和宁淑赐婚,为父突然觉得自己老了,回想起你出生那日仿若昨日,转眼间你就要成婚,为人夫,为人父了。这些年为父一直觉得愧对你,从小为父便对你很严厉,你比寻常人家的同岁的孩子笑得少,不管多苦的训练你都会强迫自己撑下去,有苦也只会默默往肚里咽,把那些苦深埋心里,你母后每每看到你苦撑的样子都会埋怨为父。作为兄长,你很清楚自己有责任帮忙照顾弟弟妹妹,你母后出事之后更是把照顾他们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你很努力地让自己变强大去保护他们。你母后出事后,你责怪自己,十几日不曾上朝,为父知道你心里是怨恨为父的,为父很庆幸宁淑能理解你的痛苦,能走进你心里,能给你劝解和安慰。为父知道你心里是有她才能将她的劝慰听进去,看到你二人对婚事推三推四为父很是担心你们就此错过,为父不知你们之间有何矛盾或顾虑,但事情说开了就好。十日之后是一个好日子,你们大婚的日子就定在那天吧。既然决定要厮守就坚定地走下去,为父祝福你们。”

  太子锦翔听完这一番话略感惊讶,他突然对眼前这位既敬爱又怨恨的父亲感到陌生,他忐忑地答:“谢父皇。”

  “为父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一个忠告:两个人相处,贵呼坦诚,有无承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之间没有谎言。宁淑是位很好的女孩,一定要好好对她。”

  “儿臣明白!”锦翔应道。

  皇上欣慰地看了他一眼便撩起窗帘看向窗外繁华的大街,锦翔也看向大街上繁华,轿辇缓缓向皇宫方向而去。

  祥王府,宁淑随大军归来后便直接到了祥王府向祥王妃郑月欣报平安,祥王妃正在担忧地检查着宁淑,宁淑握住她的手说:“姑姑,侄儿没事,让您挂心是侄儿的不是,侄儿向您陪罪。”

  祥王妃语气温温地责备道:“你有何事不能解决的?非要离家出走?你要是有何损伤让姑姑如何面对你九泉下的父母?”

  “离家出走?怎么回事?”祥王闻言担心地问。

  “姑姑,姑父,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侄儿不是平安回来了吗?”

  “你不想说姑姑也不逼你,但是不可有下次。”

  “知道了,姑姑。”

  “对了,皇上已为你与太子赐婚,具体日子未定,这桩婚事你愿意吗?要是不愿意,姑姑去求皇上收回成命。”

  “月欣,太子不上表皇兄是不会赐婚的,以太子的为人,淑儿不同意他是不会上表的。”祥王笑着解释道。

  月欣看向宁淑,宁淑有些害羞地对她点了点头。

  “你喜欢便好,姑姑希望你开心幸福。”

  宁淑抱住她说:“谢谢姑姑这些年的疼爱,淑儿也希望您开心,幸福。”

  月欣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姑姑是你唯一的亲人了,自然是要疼你的,日后若是有不高兴的事就与姑姑说,勿要憋在心里,你要记住你并不是一个人,你还有姑姑这唯一的亲人。”

  祥王一听不悦地说:“月欣这话本王可要不高兴了,何为你是宁淑唯一的亲人?那本王和孩子们是谁?你这是要藐视皇族的意思呀~”

  祥王妃撇了他一眼,一副毫不在意的语气戏谑般答:“怎么?王爷要告发臣妾吗?您就不怕会被牵连?”

  “怕呀,这淑儿马上也要成为皇家媳妇了,这要是论牵连,赔进去的至少半个皇族呀,本王怎敢告发你?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淑儿,她并非孤独一人,至少祥王府上下是和她一起的。”

  “谢谢姑父,姑姑的疼爱,你们永远是淑儿在这世上敬爱的亲人!”

  祥王和祥王妃听完满意的笑了。

  翌日早朝皇上对众将士论功行赏,封韩显为镇国候,韩显婉拒,言此战得胜功劳在太子锦翔,靖轩坚持太子是得他辅助才能初上战场便建此战功,太子也附和,韩显只能接受封赏。残月也被封了个二品护国将军。皇上知道祥王心不在朝,只是朝廷用人之际他会出力,便不封他官职,只是赏赐了些财物。宁淑因替侍卫们解毒有功,也得到赏赐。其他有功者均一一得到相关的封赏。皇上还公布了太子的婚期,礼部全力凑备。太子大婚,普天同庆,皇上还降旨免所有百姓一年赋税。

  这日,宁淑应召到宁孝殿拜见太后,行过礼后宁淑欲在尾座坐下,太后连忙阻止她:“莫要坐远,坐近好说话。”

  “是。”宁淑应声在首座坐下了。

  太后慈祥地看着她说:“哀家今日召你来是想和你聊聊翔儿。”

  “太后娘娘请说,宁淑定当谨记娘娘教诲。”宁淑恭敬地答。

  太后慈声说“你和翔儿马上就要成亲了,成了亲你就是我们皇家的媳妇了,哀家想告诉你的是皇家的媳妇要比寻常百姓家的媳妇辛苦很多,而翔儿是长子又是储君,你更是要辛苦。你们一起长大,你又能走进她心里,所以你一定知道皇后失踪这些年来他心里苦楚,哀家知道你是个好姑娘,也会是位好妻子,哀家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能好好照顾他,多替她分担些,让他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内疚和悲伤。”

  “是,宁淑谨记太后娘娘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