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师傅,那线不是……(2 / 2)


  作家扭捏地问:“是这儿吗?”

  女房东赶紧直起背来:“是这儿是这儿!我们等您老半天啦!”

  作家累得放下包,说:“你们这里太不好找啦。”

  女房东把手里吃剩的红薯朝高中生手里一塞,舔舔手指,忙站起来道:“我帮您呀?”

  女房东的房子是独立的小楼,三层,上面两层住人,下面一层灌满了水泥,堆满了生锈的大铁架子,走廊在二层,大约两米多,女房东站在上面,作家连连朝她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一个人就行了。”

  作家连忙把自己那点行李拿起来,示意自己这点东西他还搬的动。

  女房东哦了一声,朝他指指电箱:“那儿就是电表,总闸也在那,您先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再带您去屋子里头看看,地线什么应该也是好的。”

  “诶,好。”

  作家又放下了行李,在女房东的示意下,从地下一块儿小砖头底下拿了钥匙,费半天劲,才打开电闸。

  所以后来高中生对作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脑子有问题,他来租房子,人家喊他看电表,他就真的在那里研究了半天的电表。

  他仔细擦了擦眼镜,吸着鼻涕,用冻成胡萝卜的手指头笨拙地掰弄着电线和电闸,还管女房东借了个螺丝刀。

  女房东坐下来,拿回红薯,道:“来,咱们继续。”

  高中生又想出一个:“独钓寒江雪。”

  “好诗!这句前面是什么呀?”

  “孤舟衰立翁?”

  作家听着笑了,说:“蓑,蓑衣的蓑。”

  高中生被一个电工比下去,面子上很挂不住,但是他又确实不会背,拿手指搔了搔耳朵。

  女房东说:“哎呦,师傅您还挺有文化嘿!”

  作家飘飘然:“还好,还好。”

  女房东又跟高中生说:“还有一个什么窗含西岭的,是不是也是写雪的呀?”

  高中生说:“好像是。”

  作家来劲了,一边倒腾电线,一边插嘴道:“你们在赏雪论诗呀?”

  高中生巴不得这茬赶紧过去,又来一个搅和的,没好气地鼓起脸。

  女房东道:“是呀师傅,您还能说几个吗?”

  那可太能了!刚因为“怀才不遇”而从杂志社辞职的作家大受鼓舞,觉得自己果然就是走到哪里都能发光的金子。

  他吟哦道:“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高中生跟女房东傻了吧唧地看着他。

  “雪花大如手?师傅,这是您自己写的吧?”

  作家摇摇头,喟叹一声:“谬赞谬赞,这可是太白的诗,我何曾有那个气度。”

  女房东问高中生太白的诗是什么诗,太过白话的诗吗?

  高中生说:“好像有个诗人叫什么太白真人,挺有名的,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作家听不见他们窃窃私语,沉浸在被夸像李白的快乐里,摇头晃脑,又背出一首:“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他崇尚古法阅读,一句话拖得老长,在马戏区回荡着,这是苏轼的词,他还特意拿了四川话背,一阙背完,胸中浊气殆尽,觉得惬意极了。

  女房东已经有点儿觉得他神经病了,忙道:“师傅您别背了,我俩也听不懂,您早点检修,修完好下班,这天都黑了。”

  “好……”作家使劲拽了拽电线,忽然调头看着她:“等会儿,下班?下什么班呀?”

  女房东说:“您不是牛师傅么?今天来这一块检修电线的?”

  “我当然不!……”

  “诶,师傅,那线不是……”

  滋滋滋滋滋,作家的手指突然成了杨永信的教鞭,震痛得他半身麻木,头脑空白,他踉踉跄跄的后退一步,腿一软,仰倒在雪地里,胳膊抽搐着,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的脸上。

  那根小小的电线将他拉回了现实,上一秒还自比李太白的他,这一刻成了修电线的牛师傅。

  女房东吓坏了,红薯一丢跑下走廊。

  作家看着马戏区灰浊的天空,砖墙的边角结着冰凌,贫穷的气息洒遍了他的周身。

  他想起来了,自己为什么来这儿租房子来着?

  小说更新十四万字,只有五百个点击。

  他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