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雙調·撥不斷〕





歎寒儒,謾讀書[7]。

  讀書須索題橋柱,題柱雖來駟馬車,

  乘車誰買《長門賦》[8]?

  且看了長安廻去!

  【注解】

  [7] 謾:徒然,空自。

  [8] “讀書”三句:漢司馬相如貧賤時,從成都赴長安,路經城北陞仙橋,在橋柱上題詞說:“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須索:應該。《長門賦》:司馬相如爲漢武帝的陳皇後所作。傳說陳皇後失寵後,住在長門宮內,她爲了感悟漢武帝,就奉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爲她寫《長門賦》,漢武帝讀後果然感動,陳皇後也重新得到寵幸。這裡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出如今乘高車駟馬的達官顯貴無人訢賞司馬相如的文才,讀書人碰不到這樣的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