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第82节(1 / 2)





  “顾老师,我老家的练习卷,还是给你带了一套。”

  顾熠笑眯眯收了礼物,又把自己买的礼物分给了其他人。

  “虽然在家被嫌弃,我还是觉得躺着最舒服。”杨艇道,“不想干活。”

  “顾老师,你好像胖了点。”谢行嘉盯着顾熠观察再观察,最终郑重地得出结论。

  “确实胖了。”顾熠揉揉脸,“春节的伙食很不错。”

  几人都回了工作室,袁承把可rua也送了过来。

  猫咪一见几人就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几人却迫不及待地一把抱住可rua。

  袁承年前刚把可rua送去洗澡,小猫咪的毛看着比平时更蓬了,摸起来松松软软,像一块会发出喵喵叫的泡芙蛋糕。

  “已经快想不起可rua瘦的样子了。”杨承捏捏猫猫脸,一本正经道。

  袁承:“你也胖了不少。”

  有什么脸面说猫。

  杨承摆摆手,丝毫没有被袁承的话语打击到:“至少我白过,可rua呢,它白过吗?”

  其他人&袁承:“……”

  首先,可rua是一只货真价实的黑猫。

  天热以后给可rua剃毛的话,它是有变白的可能性的。

  顾熠也好好陪猫玩了一会,和可rua左手握一握,再握握右手,直到小猫咪嫌弃地跳到冰箱上去。

  顾熠可以确定,可rua的确是胖了,它跳到冰箱上会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一看就是稳重型的猫咪。

  ……

  新年第一件事,crown几人先去拍摄了一家电子刊的封面。

  华语音乐兴盛时期,许多演员都转型当歌手发专辑,那是《歌坛》杂志最兴盛的时期,它第一时间向歌迷们介绍乐坛的新动向,采访了很多国内外歌手,直击演唱会的名场面,在鼎盛时期,《歌坛》杂志甚至还推出过派生杂志,销量也很喜人。

  但在当下,《歌坛》只是业内还在坚持的一本音乐杂志———纸质版已经倒掉,唯有电子刊还在坚持。

  《歌坛》仍在介绍最前沿的音乐,分析音乐潮流的种种变化,然而乐坛自身的颓势却不是一本杂志能够轻易改变的。

  《歌坛》杂志发出邀请,crown几人第一时间就应下。

  虽然向crown发出邀约的远不止这一家杂志,可《歌坛》毕竟是不一样的。

  刘钧源和杨艇都是学音乐的,两人家里藏着一柜子《歌坛》,可以说,从听磁带的年代起,两人对流行乐坛的所有了解都是源自《歌坛》。

  《歌坛》杂志为几人拍摄的封面很简单,毕竟《歌坛》不是时尚杂志,只要展现出歌手们最本真的状态就足够。

  “可以提供几张舞台照吗?你们筛选过后觉得合适的,提供几张就可以。”

  “没问题。”袁承一口应下。

  crown为《歌坛》拍摄封面是免费的,《歌坛》方面倒是愿意出费用,却被几人一口回绝,《歌坛》做电子刊都在苦苦维持,又没有广告资源可以用,能坚持到现在,纯粹是为了音乐罢了。

  拍完照,几人留下来,接受了《歌坛》杂志的采访。

  《歌坛》的主编已经年过五旬,到了退休的年纪,当年《歌坛》就是在她手下发扬光大的,她原本已经转到一家出版社担任高管,但在实体杂志受到电子刊的冲击、《歌坛》濒临停刊的局面下,她又回到杂志,接手了电子刊的运营。

  主编对乐坛很了解,问的问题专业中又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在对方的引导下,几人透露了准备《荒诞的真实》和《my friend》两张专辑的过程。

  主编一边听着,一边告知他们自己听过两张专辑之后的感受。

  “crown接下来有巡演,我们《歌坛》杂志记录演唱会很有经验,可以让我们做一期巡演的专题吗?”

  几人倒是不介意由《歌坛》做巡演记录,但具体安排还是得由袁承和杂志方来协商。

  主编又问了成员们一些关于创作和演唱的问题,几人俱是很耐心地答完。

  《歌坛》主编心中感慨,她早年采访过不少组合,但那些组合最终还是解散了。

  其实一个组合能不能进行下去,从成员们的表现和互动中就能看出来了。

  想到这里,主编仔细观察着几人的神情,心念忽然一动:“crown巡演之后各位还有计划吗?关于明年,后年还有将来。”

  身为队长的季迟已经听懂了对方的言外之意:“暂时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好的音乐组合,至于长久一点的计划,可以直说吗?”

  “当然可以。”

  “我想这个团继续下去,一直到50岁。”

  “也就是说,crown暂时不会解散?”

  听到这个问题,成员们露出了今天采访中最真诚的笑容。

  “虽然限定团坚持下去很难,但是我们争取到了,crown暂时不会解散。”刘钧源道,“至少要出两位数以上的专辑再考虑。”

  “到时候我们很老了吧?都养老了,也没有必要解散了。”

  “想尝试不同风格的歌曲,想进行更多的创作,如果是和现在的队友们在一起的话,这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很多。”

  “所以暂时不想解散,我不想解散。”

  “我也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