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一章 黄袍加身(1 / 2)

第二百零一章 黄袍加身

路灯明亮,把大街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又有一队队士兵来回巡逻,苗旭感到心里很踏实。

“我回来了!”

回家,苗旭先大喊一声。

以前,他做事唯唯诺诺,最近,他越来越意气风发了。

能养家, 能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这是他的底气。

“相公回来啦!相公吃饭了吗?”

苗家娘子从房间里出来,整理一下荆钗。

灯光下,可以看到娘子的头发柔顺光亮,这让苗旭心里一荡,又有些蠢蠢欲动。

他们这里的习惯,人们很少洗澡,哪怕是夏天, 头发也难得洗一次。

有一句俗话叫做, 三天不洗澡, 得保元气到。

在大家的观念里,洗澡是伤元气的。

但赵大人对卫生很重视,不仅仅是建造了一大批公用厕所。

而且,还雇佣了大批民兵家属,让他们穿着红色的马甲,在大街上打扫卫生。

白天,一车车的尘土废渣,人畜便溺之物从城里拉出去。

大街上都变得干净清爽起来了。

赵大人对老百姓的个人卫生同样非常重要,要求所有人每星期至少洗两次澡。

走在大街上,不允许蓬头垢面,否则的话,就会有人拎着棍子,上去就打。

用赵大人的话说,人只有洗干净了, 才不容易生病。

“你洗澡了?”

“嗯!”

“这很好。大人说了,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期, 皇太极的大军, 已经被疙瘩病给拖垮了, 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甚至有可能把染了疙瘩病的人,派到城里来。

现在是辽东的农忙时节,我们不可能所有人都不出城。所以,我们必须要管好自己……”

苗旭巴拉巴拉,趁机说教。

苗家娘子很认真地听着,不时乖巧地点点头。

她最懂得为妻之道,就是要让自家男人有成就感。

苗家娘子帮苗旭烧了洗脚水。

苗旭忙了一天,双脚走得都有泡了。

主要是他平时以读书人自居,懒得多动弹。

但最近,忙于逆产评定,城内各处走动,重要的财产,都要亲自去看,亲自过问。

“嘶……舒服!我这一天走的路,比平时一年走得都多。”

苗旭牙缝里微微抽一口冷气。

然后,酒意上涌, 他感到一阵反胃。

“相公应酬多,但也不能太辛苦, 饮酒还是要适量。要不然,妾身会心疼的。”

娘子赶紧另外拿过一个木盆来,放在旁边。

苗旭笑了笑,摆摆手。

“不必!我今天吃的都是好东西,烤肉串,可不能吐出来,吐出来,就浪费了。”

“是老五家的烤肉串吗?我儿真是出息了。听说,大政殿附近,有个受伤退伍的兵,开了一家烤肉串的店,刚开业,就是宾客盈门。行人走在大街上,就能闻到喷香的烤肉味儿,真真是十里飘香!”

老太太在门外听着,一副欣慰的语气。

儿子有出息,最高兴的就是当娘的了。

“是啊,娘。就是老五烧烤。在吃到这烤肉之前,孩儿真是难以想象,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好吃的东西?明天你们也去吃。三人吃的话,估计只要两三元,就能吃得很好。”

苗旭底气很足。

两三元粮票,折合铜钱,也要一贯多了。

一顿饭吃一贯多,换做之前的话,苗旭绝对想都不敢想。

现在,他大手一挥,毫不在乎。

他是逆产管理评定委员会的委员,一个月粮饷,有1000元粮票呢!

仔细琢磨一下,就算他天天吃老五,也能吃得起。

这么一想,苗旭豪气顿生。

“都是大人给咱们带来的好日子啊!但愿大人当皇帝,坐江山,让这好日子一直继续下去。”

苗旭心里热乎乎的。

喝了一杯茶,开始熬夜写折子。

明天,他要再进劝。

……

“农耕不能耽误。现在正是辽东农忙时节,周围大片黑土地,肥得冒油,种子撒下去,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大把粮食,要是耽误了农时,那是罪过啊!上天会惩罚的!”

城内渐渐步入正轨。

大政殿里,赵诚高坐其上,他今天重点谈论的议题,就是农耕。

只可惜,徐光启不在这里,否则的话,就不用赵诚这么操心,只要把任务交给徐光启,他只要支持徐光启就行了。

想到徐光启,赵诚又有些担心徐光启的身体。

在历史上,徐光启再有不到一年,就要去世了。

他把徐光启接到强地,用现代医疗技术,来为徐光启检查,治疗,不知道能不能奏效?

“但是,农耕跟防疫不能相违背。最需要预防的,是皇太极派人来投毒。”

这种事情,皇太极在归化城已经做过了。

不过,被赵诚来了个反弹,直接造成八旗大军彻底瓦解。

现在,赵诚占据了盛京城和赫图阿拉,皇太极在军事上奈何不了赵诚,十有八九会故技重施。

“大人,女真人占领盛京城十余年,在赫图阿拉经营时间更久。虽然大人雄图大略,打败了皇太极,收复盛京城和赫图阿拉,但城外女真人的村落极多,山林里更是不缺少女真猎人。如果他们苦心孤诣要投毒的话,咱们除非关闭城门,断绝内外,否则的话,恐怕防不胜防啊!”

于虎开口道。

赵诚有些讶异地看了于虎一眼。

能说出这一番话来,说明于虎对辽东的形势很了解啊!

“你很不错!”赵诚点头,夸赞于虎一句,“为将者,就应当知己知彼,了解地形和当地形势。”

然后,赵诚才道:

“断绝内外,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拥有大片土地,但现在两城加起来,总共才只有九万而已。

只靠我们这些人,土地根本就种不过来,我们必须要招揽人口。要想快速发展,没有人口是不行的。”

现在可不是和平年代。

盛京所处的位置,说好是好,说不好也不好。

可以说是四战之地。

往西、往北,有蒙古人和女真人,皇太极的大军随时可能整顿来反攻。

往西南,有大明边军。

此时的大明,还有良将在。

祖大寿正坐镇锦州,拥有反攻的魄力。

大明境内,更是流贼遍地。

现在正是各方争雄的关键时刻,不论是鞑子,还是明廷,或者是各路流贼,都在拼命抢地盘,掠夺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