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所谓的“君若不仁,臣则不义”是稍后的泰平时代的武士道精神。虽然忠义观念自古就有,但是在乱世和动乱尚未平息的时代,比起忠义观念来众人将自身名誉看得更为重要。如果主君伤及自己的名誉或其品行不能服人,臣子都会堂堂正正地与其断绝关系,投奔他处。加藤家已有槁团右卫门开了这个先例,当年先主嘉明曾讽刺他不是个将才,他愤然离去,转至大阪城。与此相同,后藤基次因和其主君黑田长政不和,率领数百同党离去,后来尽管长政率兵前去讨伐,也没有人觉得基次有不忠之处。更有发生在六、七年之前的黑田暴动一事,黑田家的家臣之长栗山大善向幕府告发其主君忠之的罪行,以至使忠之受到了惩处。所以明成是没有理由讨伐崛主水的,而明成还强行征讨,让崛主水对他完全灰心,这才决定离开会津,之所以撤离的队伍那么庞大是因为崛氏一族和他们的家臣都与崛主水有同感,不愿再拿加藤家的俸禄,而全副武装只是为了防卫。崛主水向暴虐的主君显示了一个武士应有的尊严,但离开会津后便立即解散人马,总不能让一个全副武装的队伍游荡于各国。他让那些不会有危险的年轻武士和下人们各自回乡,又将崛氏一族的三十个女人都送进了东庆寺,自己侧带领弟弟多贺井又八郎、真锅小兵卫等有血缘关系的人进入了高野山。高野山和东庆寺收容那些抛却所有世俗的爱恨情仇的人们,即使是朝廷通缉的政治犯也本着宽大的慈悲之心去保护他们。这是严格的寺规,也是社会公认的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加藤式部少辅明成对崛氏一族的这一动向了如指掌。愤怒之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以致使他坐卧不安,他终日念叨着,“拼却不要这四十万的俸禄也要抓住崛氏一族,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明成向幕府请命道:“应将崛氏一族从高野山捉拿回来。”他执拗的向幕府请示了将近一年,最终幕府不得不答应了他的请求。幕府的让步并不是迫于大大名的软磨硬泡,而是为了打牢封建制度的基石,当武士个人名誉和主君的意志发生冲突时,只有重视后者才能更好地维护封建政权。对加藤式部少辅明成的行径和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幕府究竟知道多少呢?幕府所关心的只是自身的统治,而真相都被抹杀了。幕府给崛主水定的罪并不是他对主君的叛变,而是他因纠结队伍带着铁炮撤往城外并朝会津方向开炮,这正属于大逆不道之行为。得到了幕府的许可后,七枪等人马上带领一群人奔赴高野山,他们捉拿了崛主水以及他的弟弟多贺井又八郎、真锅小兵卫、叔父天野久太夫、小城修理侄子、板仓不传、千田直人等二十一人,从东海道押往江户。“在他们的脖子上套上绳子,给我像牵条狗一样牵回来。”明成是这样命令的,他们都依言做了。但是在下东海道的途中掉转马头前往镰仓的东庆寺并非是明成的意思,是他们自己临时决定的,但他们深信事后只要禀告主君,主君一定会很满意他们的做法,并大大嘉奖他们。他们前往东庆寺的目的是将崛主水送入尼姑庵的三十个女人全部诛杀。这次行动并没有向幕府请示,但他们以为幕府既然同意他们去享有盛名的高野山抓人并对崛氏一族的叛逆行为判以死刑,就不会干涉他们这次的行动,即使事后会有所责备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且说在东庆寺门前,崛氏一族的三十个女人被命令坐在地上,此时会津七枪中的漆户虹七郎将刀拔出,走到她们面前。“虹七郎!”已做好必死准备的崛主水就像被迎头泼了盆冷水。“你要杀了这些女人?刚才不是说让我们见最后一面?”“那是骗你们的,”虹七郎抬起青青的下巴,恬不知耻地说:“只怪你们太吵了。”“居然……居然不信守诺言,你们还算得上是个武士吗?”“那也得对方是个武士,对你这种背叛主人的无耻小人还谈什么诺言,你不知道因为你们的背叛主君有多生气吗?”“我们愿意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接受任何惩罚,你们可以对我们施以烤刑、磔刑,我们都毫无怨言,但女人们是无辜的。”春风吹拂着虹七郎衣襟上插的那枝樱花,花瓣纷纷飘落,漆户虹七郎侧眼看着纷飞的落花,冷笑道:“你要说的都说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