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第36节(1 / 2)





  “那我明天要放开肚皮吃了,主播你到时候别怪我是我胃王啊。”一个男生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我挺喜欢吃虾的,小鱼也不错,之前看主播家里炸的小鱼,我就嘴馋,希望明天也有这个。”

  “我也喜欢吃炸鱼,那种炸的脆脆的,可以吃骨头的那种。”谈到好吃的,一直缩在旁边的几个女生也加入了聊天当中。

  沈潇云看大家吃的也差不多了,就让大家再摘一些在路上吃,再看一个个吃的是满嘴乌紫色的,就跟中毒了一样,还好现在没开直播,不然肯定会逗乐一帮人。

  “我们回去吧,大家回去休息一会儿,等晚上吃饭。”

  “这么快吃晚饭?”

  “睡了就吃,我现在整在跟什么靠近啊,主播你们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没有啊?”

  沈潇云一听,计上心来,他本来还打算宣传一下他们村的一些匠人手艺,眼前可不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嘛。

  第39章 刺绣,千层底布鞋

  沈潇云提议道:“我们这儿玩的地方肯定是没有外面那么多, 不过我们云水村有不少手艺人,他们都有一手的绝活。像铁匠, 做首饰的匠人, 有木匠工人,做陶瓷瓦器的,做纯手工刺绣的, 做油纸伞,他们靠着这个能养活一大家子,你们要是感兴趣,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这个好啊,现在不是流行民间艺人吗?像这种手艺人越来越少了, 我听主播你这么一说,有种你们村的人都是卧虎藏龙啊。”

  “主播你说说, 你们村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反正也没事, 主播你就带我们去看看呗。”

  沈潇云带着一群人,先回到家里,把两个篮子里的刺条儿放好,一些刺梅子和桑葚拿出来, 留给张朵朵她爷爷奶奶尝尝。

  “爷爷奶奶也尝一下吧,这是我们乡下的一种小野果子, 酸酸甜甜的, 味道还行。”沈潇云那小篓子递给两位老人,张朵朵的爷爷奶奶就坐在沈潇云他们家院子前,时不时看看院子前的花儿, 在附近溜达,看他们回来这才遛弯回来,这会儿还能吃到沈潇云带回来的野果子,眼睛笑眯眯的都成了一条缝隙了。

  “潇潇这孩子,出去玩还念着我们两个老的,行啊,我们一会儿吃。”两个老人笑着收下了。

  张朵朵也跟着出去玩,她还真的没有想到沈潇云竟然还给爷爷奶奶带了一些,当即心里有点暖暖的。

  主播还挺贴心的。

  从田野里回来的游客们脚底下有不少泥土,沈潇云找来刷子,让他们就在水井接一些水,刷刷。

  “你们先洗,我去拿下我的手机。”吃完饭后,沈潇云就把手机拿去充电了,这会儿去村子里游玩,正是大好的宣传他们云水村特色的时间段,可不能错过。

  拿到手机后,游客们鞋子也刷了,手也洗了,跟着沈潇云身后一起去村里手艺人的家中。

  虽然现在每家每户,有劳动力的都来沈潇云他家里帮忙,可年幼的,年长的会留守在家里,他们过重的体力活干不了,一些轻松的手艺活儿却不在话下。

  沈潇云带着游客们去的第一家,就挨着沈潇云家不远,走个两百米左右就到了,和他家门前路边一样,家家户户门口的路面,院子都是铺上了一粒粒的石子,即好看,又干净。

  这一家是竹匠,门口的院子里堆了不少竹子,有粗有细,此时院子里有两位老人正坐在竹椅上,妇人正用手指编制着一个小箩筐,大家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老人手指翻动,薄薄细细的竹篾子在她的指尖飞舞,一排排的麻花辫一样的竹篾子绕起来,那小箩筐编制的又细又密集,浅黄色的编制纹理瞧着就十分的舒心。

  而她旁边的老人,则是用小侧刀削开长长的竹条子,削出一条条细长的竹条。

  “太高太婆,我带人过来玩玩,看看你们编的箩筐。他们都是外地来的游客,想过来看看。”沈潇云对两位年长的长辈打声招呼,看两位老人打算去屋里倒水给游客们喝,沈潇云让老人不要客气。

  “没事的,太,太高,我们就来玩玩。”一群小伙子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拒绝。

  “太高,你们忙吧,我们就看看。”

  游客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两位老人,看沈潇云这样称呼,也在一旁这样喊。沈潇云有心想要帮忙宣传,就扶着老人带着大家一起进这家屋子里看看那些已经编好的成品。

  云水村几乎每家房子都很相似,很大很宽敞的客厅,客厅上方是一条长长的案桌,中间是一张八仙桌,椅子和凳子平日里摆放在两侧,靠着墙壁,屋顶上有悬挂的高粱杆子和晒干的艾叶。

  像这家,是做手艺活儿的,家里空的地方摆放的大都是竹子编制的生活用品,像马上要为夏天准备的凉席,竹床,竹躺椅,小椅子,还有靠背椅,沙发形态的贵妃椅,还有一个个比较大的竹匣子,带有盒盖的那种。一个个做的很精细,边缘用磨砂布打磨光滑后涂抹一层蜂蜡,既可以防虫还能让表面更光滑,很有质感。

  不光是这些,另外的空房子里还有不少,像墙壁上挂着的竹晒筛子,一排排的挂满了,这些在云水村很常用,比如晒一些菜什么的,或者筛骨子,豆子,米,米糠什么的,时常用到。

  为了方便大家认识,也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知道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沈潇云就当了一回解说员。

  同时,他也把手机的直播打开,和网友们打了招呼后,开始一个个的给大家介绍。

  沈潇云手里拿着一个浅口的,浅黄色的竹子编制的簸箕,这个簸箕有大有小,小的只要盘子那么大一点,浅浅的,当真和盘子没有差别,大的有两手撑开那么大。

  “这些都是用竹子编制的,纯手工艺,这种小的,我们可以用来淘米洗菜,大一点的装菜,再大一点拿来晒东西,用的时候,两手端着两边,颠婆来回抖动,所以这个大的也叫簸箕,统称也就是竹箩筐。这种箩筐一般编制的很密集,竹片比较细波。”

  “而这种,细且圆润一点的竹篾编制的筛框子,又有细小的缝隙,我们一般用来捞米,像我们这里,经常会煮柴火饭,有米汤,饭煮到一半的时候要过滤米汤,一般我们就用这个筛筐。”沈潇云手里拿着一个小脸盆大小,依旧像是之前的那种箩筐一样,不过这次的筛框比较深,而且编制的没那么密集,边缘包边更厚实一些。

  放下手里捞米的筛筐,沈潇云又拿起一旁的竹笼屉,竹匠家里不仅有传统的原型竹笼屉,还有方形的,有边框和没有边框的。

  “这个,大家应该知道,用来蒸包子馒头,或者米饭的,像这种比较密集,缝隙小的,可以用来蒸饭。”

  “这些是竹篮子,有大有小,可以用来装东西……”

  “这些是竹篓子,有葫芦形,有漏斗形,也有酒瓶形……”

  “这个是食盒,有三层,里面都是用竹篾编的,很精致,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这里都是凉席,都是用削成很薄的竹篾编的,像织衣服那样,纹路很密集,每一根竹篾削的非常薄,睡在上面不会膈人,而且凉席很柔软,每一片都打磨好,不会有毛刺毛边儿,像这上面一层很光滑的,摸起来滑溜溜的,是涂抹了蜂蜡……”沈潇云指着卷成圆筒形状,用草绳捆绑好的凉席,抖开一张让游客们好好的欣赏一番。

  这些凉席,都是浅黄色,带着一点嫩绿,抖开铺张开来还有一股竹子的清香味,摸上去冰冰凉凉的,就像是沈潇云所说的那样,这家编织的凉席当真是极为光滑,摸上去的触感很好,即使是用竹篾编织的,可摸上去依旧很平坦,滑溜溜的。

  这家人是真真切切的手艺人,不管是客厅,还是腾出来的卧室,还有仓库,都放了不少竹子制品,大到躺椅竹床,小到梳子吃饭用的勺子,筷子,家里但凡有空隙的地方都给放了不少。虽然东西很多,可一样一样的摆放的很整齐,相应的东西分别放一块,看的时候就跟外头摆放的货架似的,前来看着这些样样做工都很精细的手工艺品,惊叹不已。

  时不时摸一摸,看一看,不少人拿出手机来拍摄,发朋友圈。

  沈潇云刚开始介绍的那些箩筐,簸箕,米筛子,这些东西,游客们看着稀奇,嘴里发出惊叹声,倒也没想到买,因为用不上,可后面看到那些竹子做的梳子,发簪,筷子,还有竹子打磨好的小碗,喝水杯子,就有点小心动。

  现在看到那一张张凉席,闻着清香的竹叶气息,那手感摸的也很顺滑,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是光滑的,没有丝毫的毛刺,不少游客就有些心动了,特别是几位女生,还有张朵朵她爷爷奶奶,看着这好凉席,就有些走不动了。